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就能申請移工的新制將在8月上路,本刊掌握,勞動部研擬從擴大多元免評、媒合程序、評鑑制度、來源國端等4部分著手,希望讓重症分流,不受新制上路影響。目前國內聘僱家庭看護工的家庭約20萬,但8月新制開放後,將一口氣新增53萬名80歲以上長者具申請資格,即便保守估計其中僅10萬人提出申請,數量也達目前在職看護移工的一半,可能造成短時間內移工大缺工、照護人手空窗、聘僱費用漲價等問題。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祕書長陳景寧說,希望政府未來將巴氏量表跟長照評估合併,成為單軌評估。現在長照評估只要打一通電話,3天內就可以在家評估,而巴氏量表不只要家屬帶著重症、失能的家人奔波到醫院評估,且只評估身體功能。她強調,現在先進國家的評估都還會再加入環境、家庭支持系統的評估,巴氏量表涵蓋的範圍已明顯不足,而現行長照評估是有將環境、家庭支持系統的評估涵蓋在內。

本刊調查,勞動部自修法通過後,與衛福部、醫學會、利害關係團體反覆溝通,設計新的行政措施盼減少對目前已聘僱照護移工的重症家庭衝擊。從申請資格評估規定開始放寬,擴大多元免評範圍。現行多元免評(符合特定資格後不需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工)範圍包括使用長照服務6個月、輕度失智症、重度呼吸障礙、中度吞嚥障礙等;這次為了落實重症分流,將多元免評範圍新增3對象,包括「不分齡癌症四期病患」「1年內曾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或中階家庭技術工作者」「經公告的新增病例(例如全身癱瘓)」,皆可直接用醫師證明、免巴氏量表就能申請外籍看護工。
其次在申請流程上,重症家庭若要申請自國外引入外籍看護工,案件將優先處理,在等待看護到任的空窗期,也會優先協調國內長照、短照資源協助。若重症家庭願意承接國內轉換移工,也會獲得優先媒合順序,除非在一定期間內重症家庭都沒人要承接,才會轉給一般家庭承接。
為了補足照護人力可能出現的缺口,勞動部也新增移工跨業別轉換工作的機會,若有廠工希望轉為家庭看護工,勞動部將辦理線上訓練課程,讓移工接受完照護基礎訓練後登記成為家庭看護工。
在仲介端,勞動部修改仲介評鑑要點,若仲介有幫重症家庭找外籍看護工,就可以加分,若仲介不配合、不協助重症家庭,勞動部的「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心」也將推出短期、高媒合的服務,協助重症家庭幫忙媒合外籍看護工。
為了避免新制上路後,短期申請爆量導致文件作業塞車,政府也協調移工來源國,希望優先處理重症家庭的案件,讓原本文件驗證期程(約5天)不受影響,外館核發簽證端也會優先核發給重症家庭的外籍看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