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22:57 臺北時間

繳最佳成績單股價飆 台達電鄭平:今年只有AI好

mm-logo
財經理財
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平指出,今年成長動能集中在AI領域,Automation可稱持平,而電動車則略衰退。
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平指出,今年成長動能集中在AI領域,Automation可稱持平,而電動車則略衰退。
台達電子今日舉行第二季法說會,營收、毛利再創新高,營收1,240億元,年增20%;毛利率440億元,年增亦達25%。董座鄭平直言,「這是史上最好的第二季表現。」
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平指出,今年成長動能集中在AI領域,Automation可稱持平,而電動車則略衰退,「今年只有AI好,」預估下半年在AI相關產品的營收比重仍會提升。
從第二季的部門表現來看,包含AI領域的電源和零組件部門營收達642.41億元、年增17%,基礎設施則達353.84億元、年增達53%;至於交通部門則年減5%,自動化年減1%、季減1%。
台達電佈局AI已久,從電源、散熱至構件等AI伺服器零組件皆具備供貨能力。展望後市,台達電企業投資部副總裁劉亮甫觀察美國CSP巨頭,甫公佈Q2財報的微軟、Google、Meta業績皆成長、資本支出也都是維持或增加,大而美法案也有助益;因此劉亮甫認為未來2~3年這趨勢不會太大改變。
至於美國關稅情境推演,劉亮甫認為經過充斥不確定性的上半年,新的規則正在漸漸成形;目前客戶會吸收掉關稅,所以物價沒有漲價嚴重,但不確定公司會不會持續吸收,還要再觀望。
鄭平認為,製造據點需要2~3年成立,也有供應鏈完整性和當地成本等長程顧慮,現在變化太快,沒辦法即時因應;客戶改單也還要時間,約一個季度之後才會改下別間,「因為速度太快,大家不會這麼快跟著應變」。
更新時間|2025.07.31 22:57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