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05:28 臺北時間

錢鏡你家/5寶媽親上火線回應限貸令 專家揪亂象「今年搶貸越來越嚴峻」

mm-logo
財經理財
房市專家何世昌(左)和首購族小文(中)探討申請房貸的第一線實況。
房市專家何世昌(左)和首購族小文(中)探討申請房貸的第一線實況。
本刊曾報導,首購族、5寶媽小文(化名)購買預售屋因貸款不足8成,只得違約斷頭,身為自住客代表的她成了限貸令重槌的犧牲打,她說,「多的是礙於社會觀感不能出聲的人」;房市專家何世昌直指,限貸令回溯必須檢討,民眾遵守的是當下規章制度和遊戲規則(法律和政策),有所謂的信賴保護原則精神,「總不能用清朝的劍來砍明朝的官啊!」他認為,銀行雨天收傘,5寶媽慘況不是特例,今年搶貸情勢會愈來越嚴峻。
「去年7、8月,銀行一度傳出貸款水位不足,當時沒有特別去聊這塊,覺得只是短期現象,沒想到,限貸令後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央行有放款指導規範,但銀行做法越來越超過。」房市專家何世昌點出4大市場亂象:銀行鑑價與放款認定多頭馬車、限貸令回溯措施、銀行及壽險大發利市和自住客貸款碰壁。

一、鑑價與放款認定,多頭馬車

他舉例,限貸令開鍘後,雙北市以外超過4,000萬元就屬高價住宅,現行是突破「豪宅線」只能貸款3成,「限貸令可以回溯,且無期限,不管多久前簽約,只要還沒交屋、沒核貸,就要受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規範。」
他舉例,在3、4年前下訂3,000萬元左右的預售屋,至今房價漲到4,200萬元,受高價宅約束,銀行給的貸款成數就是3成、1,260萬元,「你會想說1,260萬元是不是銀行鑑價4,200萬元的3成?但不是,現在是『鑑價取其高、放款取其低』,放款為成交價3,000萬的3成,只能貸到900萬元。」他直呼,這種做法,簡直荒唐到無法想像。
而要是籌不出貸款缺口,就得賠付違約金(最高房屋總價的15%或已繳納款項),何世昌指出,建商沒收15%(450萬元)後再重新上架出售,「這時會賣3,000萬元還是4,000萬元?一定是4,000萬元,建商既賺到違約金,也賺到這段的增值空間,穩妥妥的雙贏。」

二、限貸令回溯,民眾無所適從

此外,限貸令回溯效果讓何世昌無法理解,「你能想像,政府說,我宣布回溯到2022年,在這之間(2023年到2025年)曾經活著的人,都可以領取現金普發1萬元嗎?政策可以這樣嗎?」他強調,正常國家的政策和法規都不能回溯,會讓民眾無所適從,「民眾遵守的是當下規章制度和遊戲規則(法律和政策),有所謂的信賴保護原則精神,總不能用清朝的劍來砍明朝的官啊!」
購買預售屋得承擔未來利率上升、房市反轉等各種風險,政府頒布限貸令有其原因,「但最大癥結點是,如果追溯前幾年就下訂的民眾,是否違背合約信賴保護的精神?」何世昌說。

三、銀行及壽險大發利市

事實上,限貸令後,貸款條件確實更嚴苛。何世昌說明,過去3、40年來,房貸額度申請上限是年收入乘以10倍,「申請1,000萬元的房貸,年收入要達到100萬元,問題是現在很多銀行收支比都拉高,得達到120萬元,甚至150萬元。」何世昌分享,友人年收120萬元,銀行最多也只給他貸到800萬元。
「坦白說現在銀行完全沒有標準,過去經驗已經不管用,民眾四處尋覓貸款,銀行坐地起價,不僅拉高房貸利率至2.5%~3%以上,更明目張膽要求消費者須搭配購買房貸壽險和金融商品,消費者等同被剝幾層皮。」他補充。

四、自住客疲於搶貸

而銀行雨天收傘,更是讓自住客疲於搶貸。小文說,有的銀行只給寬限期一年,且申貸條件隨市場滾動調整。目前房貸利率地板價約為2.5%,小文在限貸之前能拿到8成貸款嗎?
她在節目上說明,排除地目條件,核貸前,無法得知最終核貸條件。但事實是,貸款環境確實比限貸令前來的嚴苛,自住客也確實受到影響,即使是有財力補足缺口的民眾,也因此打亂家庭資金配置計畫。
小文在節目還原被詐騙始末,並澄清為何不用新青安的來龍去脈,更多精彩內容都在《錢鏡你家》節目中完整呈現。
訂閱《鏡發財》YT頻道,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
更新時間|2025.08.20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