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人士研判,全案審理進入深水區,柯文哲等被告要無罪脫身可能性極低。審判長江俊彥上週對應曉薇等被告有一項最新諭知,告知她除了對遭起訴的違背職務收賄罪外,也要針對不違背職務收賄罪一併答辯,種種事證顯示,官司對柯極為不利。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案遭羈押近1年,民眾黨上週末在台北市自由廣場舉辦司法走讀行動,柯文哲母親何瑞英坐著輪椅,與柯妻陳佩琪都現身,高喊要求公平審判,隊伍數度與警員爆發推擠,活動在下午落幕前,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場揚言,沒有放出柯文哲,他們誓不甘休。

儘管民眾黨全力操作柯文哲是「遭司法迫害的受害者」,但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弊案的時程不受影響,並已訂出最新計畫,預計10月16日詰問京華城案最後一位證人、親手在自家地下停車場拿500萬元現金給柯文哲的會計師范有偉;11月4日詰問政治獻金案最後一位證人、木可公司會計何璦廷,12月11日起連2天開庭提示證據,15日起連續8個上班日全天言辭辯論,24日辯論終結並公布宣判日期,預計最快明年2月中宣判,屆時若柯仍未交保停押,將待全案上訴二審後,由高院決定是否續押。
知情人士指出,審判實務上及最高法院大法庭見解,對於民代收錢辦事,如在SOGO案中收賄的前立委蘇震清等人,一審均依不違背職務罪判處有罪,至於柯文哲和應曉薇的官司下場如何,仍有待觀察。柯文哲與黃國昌或許嗅到不利氣息而改變策略,接連的政治操作與群眾動員企圖影響法院判決態度明顯,屆時法院如何判決,社會大眾都在等待答案揭曉。
★《鏡週刊》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