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05:28 臺北時間

廣達金孫來了2/揭祕達明機器人一砲而紅 助陣廣達自動化領先群雄

mm-logo
財經理財
達明機器人所研發的機器手臂內建視覺系統,可以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達明機器人所研發的機器手臂內建視覺系統,可以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眼中的資優生金孫—達明機器人(簡稱達明)即將於今年9月26日上市,被他形容為「一步步走來,是有業績的上市,更有技術的底蘊!」回顧達明成立史,是達明董事長何世池帶著一群工程師,從廣明內部的一間實驗室開始,打造出的協作機器人手臂自2015年問世以來,就結合了視覺系統,在市場打響名號,廣達更於第一時間導入上海廠,助攻自家自動化布局。
為了尋求轉型,何世池親自帶著一群秉持職人精神的科技人,開始不眠不休地替台灣打造第一隻協作機器人手臂,不同於歐日大廠開發單純的機器手臂,一開始達明就要做不一樣的。「我們加了一顆鏡頭,等於讓協作機器人有了眼睛。」達明營運長黃識忠透露。
「2015年何董(何世池)帶著它到日本參展,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讓達明一炮而紅。」內部人士回想。
原來包括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和安川電機這四家頂尖機器手臂業者,從來沒把視覺當必要工具。「這些機械、控制背景的人,一開始不把視覺當回事,但沒想到,達明把鏡頭當成標配,立刻吸引許多客戶青睞,詢問度越來越高,也成為拓展優勢。」達明主管笑著說。
20250908fin010 (3)_2025-09-09.jpg
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首次看到達明機器人所研發的機器手臂後,隨即交代內部採用。
新產品不僅讓客戶驚豔,也讓大家長林百里超訝異,「這個不錯,我們集團竟然有做。」隨即交代要將機械手臂導入廣達上海廠,第一年就導入250台。
「Barry(林百里)此舉不僅是對達明的肯定,更讓廣達邁向智慧製造有了最佳工具,加上2016年起大客戶蘋果就鼓勵供應商導入自動化,廣達上海廠自動化程度遙遙領先同業,讓達明名聲逐漸傳開。」業內人士透露。
20250908fin010 (7)_2025-09-09.jpg
在達明機器人研發的機械手臂助陣下,廣達上海廠自動化程度遙遙領先同業。(翻攝上觀新聞)
據了解,目前國內有8成以上的半導體廠都採用達明的協作型機器人,兩岸製造業也有許多客戶,此外在零售服務業,以及醫療業,達明產品也陸續打入。「只要強調品質的,絕對會找上達明。」達明主管笑說。
面對中國紅色供應鏈威脅,黃識忠絲毫不畏懼,「我們產品的品質、穩定度與差異化很明顯,不可能有人買了一台機器手臂,一天到晚要找廠商去維修,達明的優勢就在於附加價值,比對手強,而且能夠一直working(運轉)。」他大笑著說。
黃識忠強調,「雖說是烏龜,但還是要跑得比兔子快,10年前我們加了視覺功能,本來擔心3年後會被學走,但到2025年也還是只有達明,說明這有難度,而且我們一直在跑,也不斷加上新功能,像是AI。」
更新時間|2025.09.10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