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由導演陳正道的合作夥伴沈洋、易帥婕擔綱,另一位羅曉睿則是聯合編劇。製片楊庭愷表示, 他們針對詐騙集團的運作模式做了很多田調,包括組織所在地、人員分工、受害者被交易的地點和洗錢機制等。楊庭愷強調,這部戲主要在講感情,許多細節未在戲中呈現,不過主創團隊必須了解詐騙組織的運作系統,才不會出錯。
陳正道與許肇任先前有共同執導的經驗,此次合作順理成章。陳正道透過書面對本刊表示,和許肇任討論劇本時,加了更多與當代有關的新視角,尤其許肇任擅長處理生活的細節,為戲劇化的情節增添人性色彩,平衡故事的懸疑感,也加強情感深度。
許肇任受訪說明,角色的情感呈現非常重要。本劇不僅有被害者及她們母親的復仇故事線,連詐騙組織也很有戲。例如車手通常是金字塔底層人員,背後有各自的故事,包括加入犯罪集團的機緣、與其他成員的關係等。綜合這些元素,可以為故事建構濃厚情感。

許多人好奇兩位導演如何分工,許肇任表示,兩人都會在現場,但通常不會詳細劃分,因為在前端已充分溝通,拍攝時鮮少會意見分歧。大家都很民主,會參考彼此的意見,再採取最有效的鏡頭處理方式。
許肇任說明:「有時候真的要分工,就是話多的他(陳)拍,話少的我拍。」一旁的製片楊庭愷笑稱:「陳正道是這麼說的,我第一次跟他倆合作就問過。」
《回魂計》從醞釀到成形,是一段近20年的旅程。回首來時路,陳正道分享,當年無法以2個小時的電影長度說這個故事,隨著串流平台興起,如今得以劇集模式呈現,分集分段,把每個角色、內容講得更清楚。他相信很多創作者都有在心中醞釀很久的故事,過往受限於篇幅停擺,或許有機會在這個時代重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