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透過臉書說,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目前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風險趨緩,今天將評估進行壩體降挖減災工程。
農業部說,根據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CCTV影像,今日凌晨2點30分左右,堰塞湖水開始漫淹至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路面,水流穩定,未對下游造成重大威脅。今天清晨7點,林業保育署同仁與廠商進入現場勘查,進行便道開設作業。預計從新台8線開設約30公尺便道銜接舊台8線,以抵達壩體進行後續降挖及安全評估。
至於堰塞湖可以工程降挖,而馬太鞍溪堰塞湖卻不行的原因,農業部說明,第一是壩體規模,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體積,僅馬太鞍溪堰塞湖的0.2%。第二是因為環境與可到達性,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海拔1,000公尺深山,無路可達,徒步進出要5天;燕子口堰塞湖就在台8線旁,人車可直接到,機具能即時進場。
第三是處理困難程度,農業部說,馬太鞍溪堰塞湖至下游河道超過13公里,溪谷狹窄陡峻、落差大,開便道至少需3個月,且11月前仍為汛期;燕子口堰塞規模小、地點近燕子口臺8線公路,施工機具能快速接近壩體施設減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