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麒令指出,廣達在美國已經投資了超過20年,每一個廠區都有好幾棟的廠房,所以我們的規模在現在來看,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廠房,同時今年我們對美國的投資,已經擴產8次了,一直加碼就是因為產能不夠。
除了美國廠區,楊麒令更進一步說明,還有泰國也是重點擴產區域,在泰國廠的SMT產線的規劃,大概已經是台灣的近4倍左右,整體產線數量約莫快80條到100條。
現在各大廠全力衝刺AI伺服器出貨,搶人、搶資源甚至得搶時間,也讓台廠不斷從過去經驗中汲取改善之道,楊麒令也分享了廣達的經驗談,他認為,提升美國產能,除了品質要具有一致性,更要能降低成本才會有競爭力,因此整個supply chain(供應鏈)的合作策略聯盟,變得非常非常重要。
楊麒令明確點出,美中問題與關稅已經讓整個供應鏈都開始重組,廣達非常希望能夠跟整個PC板的整個supply chain,還有其他零件的supply chain,有一個長期策略性,且針對roadmap、未來的發展,展開策略性的合作。
不僅如此,楊麒令也道出AI轉型浪潮下,廣達的角色也出現轉變,並非外界一貫以為的硬體製造商,而是一個智慧生產體系的一個協作者,並進一步在運算、網路、高頻率傳輸能源,還有冷卻等等整合面上深度投入,同時以永續為設計的基底,維護環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