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20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勞保失能給付3/失能一次金vs.年金? 專家揭3子女家庭最佳選擇
2025.09.27 05:28
勞保失能給付是目前勞工出現失能症狀時的最強後盾,值得注意的是,98年1月1日前有勞保年資的人,認定無法工作時能選擇失能年金或一次金,究竟該怎選?專家建議能領眷屬補助、又需要長期穩定現金流的勞工,首選年金。

時事
網友嗨喊下個月「試辦週休三日」 有人見這天也放驚呆:現在才知道
2025.09.23 11:52
下個月除了即將迎來中秋、雙十連假,立法院今年5月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多了10/25光復節(遇禮拜六提前10/24休假)休假,讓今年10月變成3個連續假期,近日有網友在Threads貼文嗨喊「全國試辦週休『三日』」,有部分的人得知光復節有放假,驚呆直呼「現在才知道」。

時事
「背好痛想休息」40歲上班族猝逝 主管嚇壞了:他10分鐘前還在傳簡訊請假
2025.09.21 07:28
一名40歲印度上班族尚卡爾(Shankar)在13日因為背痛向主管請假,主管沒想到就在自己同意後不久,就接到尚卡爾突然去世的通知電話,尚卡爾的離世時間與請假訊息相隔僅10分鐘,死因是心肌梗塞,讓主管相當震驚。

財經理財
勞退請領大解析1/堅持18年自提一次請領逾500萬 保經董座:領完繼續提撥
2025.09.20 05:28
今年是勞退新制上路第20年,或許是因為擔心勞退也有破產問題,勞工自提的比例一直偏低,目前不過16%選擇自提。而多一份自提的威力有多大?捷安達保經董事長吳鴻麟自提18年,累積退休金超過500萬。實際上,勞退制度設計一開始便與勞保不同,不會有破產的疑慮,自提有保本、儲蓄、節稅三大好處,勞工不可不知。

財經理財
勞退請領大解析2/9成的人都選錯? 勞退金月領更划算的3個原因
2025.09.20 05:28
勞退新制上路20年,可選擇一次領或月領,但據統計,有9成勞工年滿60歲請領退休金時,都選擇一次領回。其實月領有不少好處,除適合不懂投資的民眾,且可降低稅負,及專戶獨立優點,不必擔心老了有欠款,月退金會被法院扣押等問題。

財經理財
勞退請領大解析3/疫情股災申請勞退慘少22萬 專家揭最佳請領時機
2025.09.20 05:28
勞退金無論一次領或月領,都會涉及稅負問題,但月領往往能降低被課稅問題。舉例來說,若高薪族30年後一次領回上千萬元,超過免稅額門檻後,部分金額將被列入當年度所得課稅;反之,若改選月領,每月領6萬多元,則免稅。另外,勞退基金採「收益分配制」,請領的時間點將影響實際金額,也因此,選在股市多頭時請領,退休金才不會縮水。

時事
颱風天上班搭小黃可報帳了! 勞動部:交通費老闆買單
2025.09.19 18:25
勞動部今(19日)修正《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明確雇主責任,規定天災發生時,雇主若要求勞工上班,不僅須取得同意,也須提供通勤協助,如颱風天上下班有困難,勞工需要搭乘小黃通勤,相關費用應由雇主支付。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一次領還是月領划算 勞退新制退休金領法大解析
2025.09.17 05:29
勞退新制自2005年上路以來,至今邁入第20個年頭,卻仍有許多勞工分不清勞退與勞保的差異,甚至擔心「會不會破產」。事實上,勞退新制採強迫儲蓄制度,資金獨立運作,不僅保本,還具備投資收益與節稅優勢。隨著愈來愈多人進入退休階段,勞退金究竟該「一次領回」,還是「按月領取」?不同選擇牽涉到總金額、稅賦與風險承擔,另外,領取時機更會影響最終收益。

時事
工作沒做完也準時下班!「取消加班+1」風靡日上班族社群 部長超頭痛
2025.09.14 08:58
日本媒體報導指出,近來有不少日本企業的管理階層發現,即便明天就是自己手邊工作的截止日,許多年輕上班族仍然一到時間,在說出「您辛苦了」後就直接下班,他們甚至在社群媒體上成立「取消加班同好會」,以身為其中一員、並獲得其他成員讚聲為榮。

時事
30歲大企業員工改當打工族 不社交好快樂!直到54歲時媽媽生病了
2025.09.13 05:28
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一名54歲的婦人是「極簡主義者」,日常居住在只有6張榻榻米大小的家中,家裡只有一張雙人桌椅,角落裡放著整齊摺疊好的棉被枕頭,她連服裝也只有每季各準備黑白灰三套,興趣只有一個,就是在家打開筆電看電影和 YouTube,她沒有朋友,但她認為這就是她追求「小而美的快樂」。

時事
轟藍白破壞議事規則 環團、性別、勞工團體大串聯!喊話「罷免投同意」
2025.07.24 18:47
全台大罷免首波投票倒數2天,企業界、教育界、藝文界紛紛表態,28個跨領域與專業的公民團體,包括環境、教育、青年、性別、勞工、人權、民主、文化、法律、轉型正義等NGO組織,今(24日)共同召開「罷免投同意,人民要做主!NGO支持大罷免 聯合記者會」,痛批本屆立法院在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掌握多數的情況下,接連破壞過去數十年建立的議事規則,漠視立法專業與憲政分際,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彈與自主公民抗議。他們強調,若非政治人物背棄人民託付、破壞制度運作,人民不會走上街頭,催出史無前例、百萬以上連署的大罷免潮,呼籲大家7月26日、8月23日投下同意票,否則未來3年將繼續面對一個被操控、被鬥爭癱瘓的國會。

財經理財
對美關稅恐犧牲汽車業 桃園總工會:對政府非常失望
2025.07.17 18:50
對美關稅談判傳出政府可能會犧牲汽車產業,給予美國進口車零關稅,引發國內汽車業從業人員緊張,17日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痛批,勞工團體對政府非常失望,談判黑箱作業,完全沒召開勞資政三方會談。國內六大車廠及汽車產業聚落在桃竹苗地區,整體汽車上下游,包括零件業就業人口約30萬人,平均勞工年齡40歲至50歲之間,若失業,就是中高齡失業,政府是否評估失業人口如何轉型再就業?是相當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