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ㄟ大補帖五】兄弟堅持合夥不分家 歸功於媽媽的智慧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大兒子林嘉偉(右)、小兒子林信硯(左)歡喜接棒、和氣生財,讓廖美(中)十分欣慰。
大兒子林嘉偉(右)、小兒子林信硯(左)歡喜接棒、和氣生財,讓廖美(中)十分欣慰。
年輕一代的野心更大!正兄弟當歸豬腳麵線第二代負責人林嘉偉不但遠赴屏東參賽,帶回10大豬腳名店的美譽,更與同為負責人的弟弟林信硯合作開發豬腳冷凍真空包,做成伴手禮。
正兄弟拿下10大豬腳名店肯定,四方祝賀的匾額高掛店內。
2010年,小店為提升名氣,遠道參加屏東市公所舉辦的台灣豬腳節,參賽店家得先通過網路票選,「我特地印名片,把網址印上去,客人若覺得豬腳不錯,請他回去用電腦幫我們投票。」林嘉偉說,正兄弟是當年獲選10大豬腳名店中,唯一以當歸豬腳湯參賽的店家,他因此興起開發豬腳冷凍真空包的念頭,讓來店客人可以帶伴手禮跟親友分享。
正兄弟開發豬腳冷凍真空包,方便意猶未盡的客人打包帶走。(120元/包)
兄弟合夥,難免意見相左,林信硯說:「像那時要開發豬腳真空包,我的想法比較平民化,不想做太大包,他(林嘉偉)認為小家庭也要有一定的量…最後一人讓一半(指容量),就OK啦。」林嘉偉也說:「我們有什麼不愉快,都會講出來,各讓一步就沒事了。有緣才會做兄弟,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事情不用太計較。」
廖美(中)創始的小攤今年滿40年,她笑稱「我常跟兒子講,招牌(上面寫30年)要去換、都還沒換。」
「正兄弟」合夥不分家,也不失和,這得歸功於廖美的智慧,「別人家為錢翻臉的事我聽多了,所以我跟他們講,兩兄弟一起做,賺的錢一起分,一人一半,不分大小。房子也是一樣大,一人一間。」
兄弟對內和睦,才有餘力對外為大甲夜市整體生計奔走。做人較海派的林嘉偉,6年前接任大甲夜市攤販協會理事長,輔導攤商合法經營,增設「友善店家」,供遊客借廁所、WiFi或問路,「夜市的大家就像自己的兄弟姊妹,希望夜市生意更好、更進步。」一家人守著一攤子,也不忘與夜市同業繼續扶持,企盼「媽祖婆」保庇這群同甘共苦的討吃人。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