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放上鐵板的滋滋作響聲、煙氣瀰漫雙眼、燒燙燙還滴著汁的龍蝦一秒就挪進盤間⋯台灣人就愛鐵板燒,著迷像是實境秀的即興感。近期開幕的「Will's Teppanyaki」菜單結合日式割烹及鐵板燒料理,牛排不再是戲份最多的主角,讓海鮮與在地食材聯手站上C位。
【話題鐵板燒1】結合割烹技巧 Will's Teppanyaki上演蒸籠煙燻秀

鐵板燒餐廳「Will's Teppanyaki」結合蒸籠、鍋煮和煙燻等手法,主理人暨主廚高郁皓(Will)表示:「想打造像日本現正流行的鐵板割烹,端給客人有熱度的季節料理。」鐵粉客人的力挺包場讓這裡超搶手,想吃得還提前2個月就開始準備搶訂位。
主廚高郁皓(Will)還是鐵板界最會玩「粉」的主廚。像是,「廣島生蠔、起司泡泡、菠菜」把生蠔沾裹美甚粉(馬鈴薯澱粉)、煎熟封住湯汁,最後搭配起司泡泡;「龍蝦、鼎邊趖」則加熱定型米漿做成「趖」皮;「北海道生食等級干貝、玉米四重奏」的炸玉米天婦羅和烤玉米鬚瓦片,表現蔬菜多變的口感。



Will也顛覆鐵板燒給人直球式烹飪的印象,他加入許多技法,如「現流馬頭魚、柔煮蘿蔔、山椒醬油」裡的白蘿蔔得先用米泔煮除土味、加水煮透,最後以柴魚高湯燉煮入味;光是一塊蘿蔔,也得花時間伺候。



另一道料理「龍蝦、鼎邊趖」還先用鹽漬海帶包覆龍蝦,請客人點餐後,再把龍蝦放進蒸籠,Will特地拜託漁家取下捕魚時漁網勾住的海帶,撒上厚厚的海鹽保鮮。用鹽漬海帶來裹蒸鮑魚、鹽漬魚肉,「風味比日本進口的昆布更濃郁,也讓本地漁民多了收入。」



盤子放在鐵板上加熱,Will卻徒手端來。「這個很燙!」聽到我的擔心後,Will說:「我有練過啦,不會燙,你看我沒有指紋。」他的大姆指、食指被燙到皮膚紋理都不見了。
長年的鍛練磨掉他的指紋,卻也讓Will一靠近鐵板就能判斷溫度與食材熟度的功力,原來能得到老客人力挺和喜愛的Will,全是靠勤練基本功給「磨」出來的。



Will's Teppanyaki
-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65巷10號1樓
- 電話: 02-2546-6909
- 營業時間: 12:00~22:00
- 刷卡:可。收1成服務費。
- 備註:1.套餐2,080元/人,也供應單點菜色。2.疫情期間,餐廳營業時間及供餐方式請上臉書「Will's Teppanyaki」查詢確認。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