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空頭市場暴露的主題式ETF風險會員專區財經理財今年來人工智慧、5G通訊這類主題式ETF,跌幅比整體市場重。文 綠角攝影楊弘熙發布時間 2022.07.21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醫療基金講堂ETF台灣50電動車5G能源綠角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分散投資 不偏特定主題近年來台灣出現了許多主題式ETF,檢視這些ETF的表現,今年來至7月13日,有4支下跌超過30%,8支下跌逾20%,另有3支跌幅逾10%。同期,台灣50ETF下跌20%,投資整體美國股市的VTI,以美元計算下跌20.89%,以新台幣計算下跌14.67%。分散投資 不偏特定主題大多主題式ETF的虧損,比整體市場嚴重,而跌最多的就是之前喊得最響亮的人工智慧、5G通訊,所謂不可錯過的未來趨勢。這樣的表現說明了幾件事。首先,主題式ETF無法對熊市免疫。在下跌的市場,股票型ETF很難置身事外,主題式ETF因投資主題更偏重特定產業,集中投資的後果,就是可能帶來更嚴重的下跌。第二,需分清楚是廣告說詞還是投資理由。很多標的在推出時,業者都會提出言之成理的投資理由,譬如賣醫療產業基金,就說人口老化,一定會對醫療有更多的需求;賣能源基金,就說地球資源有限,一定愈用愈少。其實每一個產業都有值得投資的理由,因為若人類不需該產業的產品跟服務,這產業根本不會存在。問題在於,業者常在特定產業或地區市場表現很好之後,才大力推行相關標的。譬如2006年時說,高經濟成長才會帶來優異的股市報酬,所以要買拉美、東歐這些新興市場基金;2020年說,美國是全球經濟與科技領頭羊,要投資就買最強的美股。一個市場與一個產業值得投資的理由,一直都是存在的,但往往只有在它表現很好之後,才會被拿出來講;表現好之後,才買進,這就形成了追高的問題。最後,新興科技通常不是很好的投資選項。從鐵路到網際網路,都是類似的例子。並不是說新興科技沒有未來,問題在於,這些新科技吸引了太多投資人與資金,造成很多經營不善的業者甚或騙子,也在市場中揮著新興科技的大旗,向投資人募資。而有志於新興產業的公司,也會面臨龐大的競爭壓力,最後只有一些成功的業者存活下來。大家都知道的好機會,在金融市場未必就那麼好了。晚進者,恐怕只是在替先進者抬轎。分散投資,而不是偏重於特定的主題,仍是比較穩健的做法。綠角財經作家,著有《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等書。自2006年起在「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與看法,是台灣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倡議者。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