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元宵1】「桃喜燒麻糬」靜佇十八尖山下 Q韌客家牛汶水浸黑糖薑汁、花生牛奶都絕配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白白肥肥的Q彈燒麻糬,是「桃喜燒麻糬」的重點招牌。
白白肥肥的Q彈燒麻糬,是「桃喜燒麻糬」的重點招牌。
「桃喜燒麻糬」是間玲瓏小店,開在新竹十八尖山的山腳下,被一棵大樹圍蓋,像極了武俠小說裡提供給旅人短暫歇緩的驛站。
老闆蔡明仁笑咪咪為我們介紹桃喜,太太林璧珍則坐在櫃檯後認真的包著一顆顆肉餡湯圓,偶爾替先生補充幾句說明。已經退休的夫婦2人閒不下來,接手了原是早餐店的店面,開始思索能做些什麼時,身為南庄人的林璧珍想起在過往節慶時,母親會做給他們吃的糯米點心。「那樣的味道就會想起媽媽,但出社會後常常想吃卻找不到。」
可愛小巧的「桃喜燒麻糬」從菜單設計到裝潢,都是出於老闆夫婦或其家人的巧思。
老闆娘林璧珍煮湯圓時相當謹慎,只為口感能保持在最佳狀態。
雖然說是燒麻糬,但蔡明仁也補充正名碗中一顆顆白亮白亮的,其實就是傳統客家點心「牛汶水」。也是在古早的客家鄉村中,農家耕田時用來補充體力的點心。
加入銀耳熬煮的「麻糬銀耳紅豆湯」更加輕盈,湯汁入喉也不沙不哽喉。(60元/碗)
「薑汁黑糖燒麻糬」的黑糖薑汁被麻糬中間的凹槽吸入,整體的香氣相互結合更完整。(50元/碗)
最傳統的薑汁黑糖口味燒麻糬,是我和老闆英雄所見略同的老派偏愛。選用寶山黑糖及2年以上的老薑熬出辛暖,再撒入大把花生細粉、碎粒與顆粒,嚼勁更甚湯圓,多了香氣也增加了口感。考慮到那些對薑望之卻步的客人,菜單上也有「牛奶花生」和「芝麻花生」等口味,讓他們也能開心一嘗。
「牛奶花生燒麻糬」浸著甜甜煉乳,花生粉裡還加了芝麻粉,讓香氣更明顯。(50元/碗)
「芝麻花生燒麻糬」因加入濃郁黑芝麻與花生粉,有著療癒堅果香,比起牛奶花生口味多了一點成熟風味。(50元/碗)
「桃喜」顧名思義,也體現在老闆夫婦的待客之道,無論是懷念傳統滋味的旅人,或是登山後想來點暖味點心的山友,他們都以視如珍寶的溫柔姿態捧上一碗燒麻糬與問候,讓人獲得重新再啟程的能量。
開業不到2年,老闆娘林璧珍親手包的鮮肉大湯圓就頗有名氣,訂單通常在年節前都會大爆滿。
「鮮肉大湯圓」的個頭比起市面產品不是最大,外皮卻更加Q韌香甜;佛心可續的大骨湯更是老闆娘每天親自熬煮。
林璧珍(前)與先生蔡明仁(後)一起用南庄帶來的傳統客家記憶經營桃喜。

桃喜燒麻糬

  • 地址:新竹市東區博愛街11號
  • 電話:03-575-0731
  • 營業時間:10:00~18:00,週一公休。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