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大老闆御用座駕、霸氣與舒適兼具的賓士(Mercedes-Benz)S-350,去年大改款,首增擴增實境(AR)功能的抬頭顯示器;導入3D 儀表板後,內建紅外線攝影可動態追蹤駕駛雙眼;主動環景式的內裝照明還能與智慧駕駛輔助結合,提供高頻閃爍的主動警示功能。
業界人士透露,早期的油車,儀表板、娛樂影音、中控系統因各自分開,靠的是密密麻麻線束串接,而S-350配備高科技裝置還不失寬敞空間,全得歸功「軟性印刷電路板(以下簡稱軟板)」連結各裝置。隨著電動車趨勢形成,賓士等傳統車廠基於成本及車體輕量化等因素考量,積極嘗試在電池與車用電子模組導入軟板取代傳統線束,開啟軟板業者產品的新藍海。
「一條線束約4公克,連接不同車用模組要好幾條,採用軟板只需一片,才100公克,少了75%重量,車體變輕,續航力可望多出近30分鐘。」
去年底,國內第二大軟板廠商台郡業務處長宋光濤在一場技術研討會後,透過數據向本刊分析軟板取代線束的好處,他以賓士S-350為例,指出這麼奢華的頂級油車,裡面其實還是有重達300公斤的線束,因此未來電動車除了比電池性能,一大部分線束將由軟板取代;如此車身才會更輕盈,提高續航力。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張淵菘向本刊指出,未來的電動車,就形同一台有四個輪子的大型智慧型手機。目前,特斯拉等新創電動車業者,均在重量不輕的電池模組率先導入軟板;至於傳統高階油車的中控台、感測器、LED頭燈等模組,也逐漸採用軟板。展望未來,自駕車標準配備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或光學雷達(Lidar),更將會為軟板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需求。研究資料顯示,一台電動車至少有上百片的軟板需求。
「導入軟板,絕對有助電動車開發成本的下降。」台郡研發副理李威霆告訴本刊,若採用線束連接不同的車用電子,通常一條線束只能接收一個訊息功能,以感測影像模組來說,用線束需要綁10至20條,但若導入軟板,一片就可把感測、驅動電源、照相等不同元件通通整合在一起,不但節省成本,還能節省空間。
軟板(FPC:Flexible PCB)小辭典
軟板,就是軟性印刷電路板,相較於常見於電腦主機板的硬板,同樣可把IC晶片、電容、電阻等電子元件串聯在一起,但材料非常柔軟、重量輕、厚度薄,還可凹折、可彎曲,非常適合手機、筆電、平板、智慧手錶等訴求好拿、好戴等行動裝置。
由於未來的電動車形同1台裝了4個輪子的大型手機,裡面的中控顯示、影音娛樂、攝像感測等系統都將走向電子模組化,導入軟板不但能節省車內空間,也因為輕盈,有助續航力的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