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ChatGPT所帶動的各類生成式AI服務,簡立峰直言「太多、太多了」,除了文字生成的ChatGPT,OpenAI去年也推出圖像生成軟體Midjourney,當外界只看到對Google影響,其實電腦繪圖軟體大廠Adobe早已受到直接衝擊。
簡立峰告訴本刊,Adobe在這波熱潮股價下跌相當嚴重,原因就是Adobe的使用者已有65%比例轉用Midjourney,他大膽預言,Adobe現在最大的壓力除了趕緊去開發影像生成軟體,最可能的處理就是「直接併購」。
他更直言,未來各類B2C的軟體工具,都可能因為生成式AI產生不小影響,除了SanpChat已與OpenAI尋求策略合作,舉凡Line、IG這些B2C的軟體服務大廠,也將會有新的動作因應。
反觀台廠,又該如何在這塊市場卡位?簡立峰語重心長地分析,長期來看,台灣首波受惠者還是以硬體為主,其中,算力雖有伺服器管理的硬體優勢,他建議相關廠商不要躁進投入。
「GPU其實有保固期、有生命週期,若我們還沒有找到用戶就馬上大量採購,沒用的日子也是虧損。」簡立峰說明,布局算力要購買GPU,但GPU有時效問題與版本新舊,或可等到真的需要時再來買,還可以買到最好的版本,以免成為將來服務效益上的風險。
至於軟體部分,簡立峰則表示,台灣新創若要發展生成式AI,軟體是唯一能走的路,然而,生成式AI需要高運算量,成本不低,對新創來說,不見得「養得起」,開發後工具也不一定有人用,呼籲想進來的業者一定要放掉B2C模式,不如走B2B,發掘硬體所需要的生成AI軟體,比較容易找到商業模式。
至於自己擔任董事的沛星互動(Appier)是否也將導入生成式AI來優化所處的AI行銷服務?簡立峰以肯定的口吻回應本刊,他以關鍵字廣告為例,指出未來沛星可以透過生成式AI 去擴大一些弱關聯性的關鍵字,協助客戶達到更精準的投放。
不過,簡立峰強調,沛星互動客戶已遍布海外,走的是國際等級的數位行銷,客人廣告需求量也大,這樣的服務量一結合生成AI,效益是可期待的,反之,一般小型廠商或傳統數位行銷業者,不容易也不見得需要利用生成式AI來優化廣告內容的產製過程,「光成本就不見得符合投資效益。」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