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社長廚房手記193】金錢蝦餅 台灣錢淹腳目年代的美食代表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金錢蝦餅」華麗上桌,我做的蝦餅比明福大,是台灣酒家菜的代表性菜式。
「金錢蝦餅」華麗上桌,我做的蝦餅比明福大,是台灣酒家菜的代表性菜式。
「金錢蝦餅」是以前台灣錢淹腳目的時候,盛行的一道酒家菜,所以台菜餐廳家家有一道祕製的金錢蝦餅。我習慣吃「明福台菜」的口味,所以今天介紹的蝦餅,仍是明福阿珠姐教我的做法。
做道地的金錢蝦餅要從自煉豬油開始。我請南門市場泉發肉店幫我準備了2、3斤左右的肥豬肉(板油)切塊,爐開大火放上銅鍋,先在鍋中加一碗水,再把切塊的肥肉板油放入,放水是重點,可緩衝肥肉遇熱鍋出焦味的可能性,這樣煉出的豬油較溫潤。
肥肉出油後轉中火,看板油塊漸漸變油渣,在金黃轉褐色時就關火撈清油渣,倒入方型扁玻璃盒,置冷後,放入冰箱冷藏備用。為何要用扁方型的盒子?因為做金錢蝦餅,明福的祕訣是鋪上薄薄一層豬油,我試過,用扁盒子鏟油最方便。(嫌麻煩買義美出的豬油也可,本段可以略過)
到了做金錢蝦餅那一天,準備工作要做足。先是自製麵包粉,將吐司皮剝下,再將吐司剝小塊,食物料理機開到中速,先放吐司皮再放麵包芯,攪拌成麵包粉,倒出備用。要注意如果料理機用高速,出來的麵包粉可能太細反不好用。當然您可以買福利麵包店賣的麵包粉,但自製的麵包粉炸出來較酥脆。
再來是蔥薑水。剁好的蝦仁要拌入葱薑水去腥,同時使蝦仁吸水添嫩。同樣也是料理機,將葱段及薑片放入,加一碗水,用高速打成漿,過篩擠出蔥薑水。
麵包粉和葱薑水準備好了,開始做蝦餅。這道菜要熱的才好吃,所以接下來每個步驟都不停歇。
首先廚房爐子上要熱油,銅鍋入油用中火熱油。另一邊開始剁蝦仁,將現剝的蝦仁先切後剁。這裡有個重點,台式的蝦餅和泰式蝦餅最大的不同在此步驟,台式蝦餅只剁碎,但不用刀背壓蝦成泥,更不要摔泥起膠。台式要達到的口感是鬆軟香嫩而非泰式的Q彈有勁。
剁好蝦仁後,將切成粒的荸薺拌入,順時針抓攪拌勻後,徐徐加入蔥薑水,這要一點一點慢慢加,慢慢抓拌,讓蝦仁吸飽水份,看看碗底如果沒有水滲出,可以再加葱薑水。在抓拌的過程,全程是用您有溫度的手慢慢攪拌,用手的好處是感受蝦仁的溫度及濕黏度。然後調味,我只用宜蘭羅東饗宴出品的芥末胡椒鹽,一面加一面試味,要比味道剛好的程度再略鹹一點,因為等一下要篩進麵粉。
將蝦泥中篩進麵粉,主要為了塑形,入油炸才不會散掉。您絕對不會喜歡吃下太多麵粉的口感,所以篩麵粉適可而止,只要手上感覺揑出來的球不散即可。把攪拌好的蝦仁荸薺泥,捏成比拳頭略小的球團,放在盤子上,再篩上薄薄一層麵粉。接下來是好吃的關鍵,鋪豬油。
先把4顆蛋只取蛋清,做成蛋汁沾液備用。從冰箱拿出豬油,用平鏟薄薄鏟一片豬油放在蝦球上,阿珠姐曾對我抱怨過,廚房熱,從冰箱拿出來的豬油要手快腳快的小心鋪上,動作一慢就化掉了。
鋪上豬油後,將此蝦球沾蛋清液潤濕,再放進麵包粉的盤子沾上麵包粉,在沾粉的過程略將蝦球壓成餅形,拍掉多餘的麵包粉,立即放入已設定攝氏150度的溫油中。只見蝦餅浸入油中,先下沉再浮起,顏色由奶白轉呈金黃。
此時,鋪在蝦餅中的薄豬油遇熱化掉,融入蝦餅中。外有熱油內有熱油,兩相呼應,把蝦餅炸發到最外酥內軟境界。一個一個蝦餅皆依此步驟下鍋,個個浮起金黃酥香,然後起鍋,澎湃上桌,是為明福版的金錢蝦餅。
由於這道菜相當費工,又要專心對付。所以明福台菜只限量供應,不是隨叫隨有。我今天第一次做就請攝影來拍照又錄影片,著實大膽。不過也因為第一次做怕失敗,所以捏蝦球時,捏得比較大一些,這樣炸的時候比較不怕散開。因此不切開還可能被誤會成菠蘿麵包。不過,攝影記者可以作證,我的金錢蝦餅鮮香味美,不輸明福現做喔。(真好意思自己說)

明福版金錢蝦餅

材料:蝦仁3斤、荸薺1斤(已削皮)、蛋4顆、吐司麵包半條、中筋麵粉、自煉豬油、宜蘭三星蔥、老薑、宜蘭饗宴餐廳芥末胡椒鹽、食物料理機。
準備的主要材料是蝦仁與荸薺,那一方盒是自製豬油。
做法:
Step1:(煉豬油)2斤肥豬肉(板油)切塊,爐開大火放上銅鍋,先在鍋中加一碗水,再把切塊的肥肉板油放入。肥肉出油後轉中火,看板油塊漸漸變油渣,在金黃轉褐色時就關火撈清油渣,倒入方型扁玻璃盒,置冷後,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煉豬油的第一步,記得鍋子先加一碗水。
豬油煉得差不多了。
撈起油渣,豬油完成。
Step2:(麵包粉)將吐司皮剝下,再將吐司剝小塊,食物料理機開到中速,先放吐司皮再放麵包芯,攪拌成麵包粉,倒出備用。
用半條吐司做麵包粉,方法見影片。
Step3:(蔥薑水)將葱段及薑片放入,加一碗水,用高速打成漿,過篩擠出蔥薑水。
Step4:將現剝蝦仁,先切後剁,只剁碎但不用刀背壓蝦成泥,更不要摔泥起膠。剁好蝦仁後,將切成粒的荸薺拌入,抓攪拌勻後,徐徐加入蔥薑水,一點一點慢慢加,讓蝦仁吸飽水份,如果看碗底沒有水滲出,可以再酌量加葱薑水。
剁好的蝦仁,記得不要拍成泥。
剁好的荸薺,要比蝦仁刴得更細。
Step5:用宜蘭羅東饗宴出品的芥末胡椒鹽調味,一面加一面試味,要比味道剛好再略鹹一點。
Step6:將蝦泥中篩進麵粉,主要為了塑形,入油炸不會散掉,所以篩麵粉適可而止,只要手感揑出來的球不散即可。
Step7:把攪拌好的蝦仁荸薺泥捏成比拳頭略小的球團,放在盤子上,再篩上薄薄一層麵粉。
蝦泥加葱薑水及篩進麵粉後,捏成球狀。我捏得比較大顆,怕油炸散掉。(新手可比照,較不易失敗)
Step8:4顆蛋只取蛋清,做成蛋汁沾液備用。
打蛋取蛋清,蛋黃在蛋殼間輪轉,便可取出蛋白。
Step9:從冰箱拿出豬油,用平鏟薄薄鏟一片豬油放在蝦球上,從冰箱拿出來的豬油要手快腳快地小心鋪上,動作一慢就化掉了。
用鏟子薄薄取一片豬油,知道為什麼用方盒子了吧。
放豬油過程重要,但攝影沒拍,只顧錄影,只好從影片截圖。鋪豬油動作要快。
Step10:廚房爐子上熱油,銅鍋入油用中火熱油,要維持攝氏150度的溫油。(用料理溫度計試溫)
Step11:鋪上豬油的蝦球沾濕蛋液,再放進麵包粉的盤子沾上麵包粉,在沾粉的過程略將蝦球壓成餅形,拍掉多餘的麵包粉,立即放入溫油中。
沾完蛋液沾麵包粉(左邊),一氣呵成。
Step12:蝦餅浸入油中,會先下沉再浮起,顏色由奶白轉呈金黃。一個一個蝦餅皆依此步驟下鍋,個個浮起金黃酥香,然後起鍋,上桌,是為明福版的金錢蝦餅。(有12個步驟可見金錢蝦餅之費工,有影片可參考做菜程序)
入油炸至金黃。
這個金黃酥脆程度即可撈起。
好漂亮的金錢蝦餅,成功。
切開蝦餅拍照,非常澎湃可口。我用伊蘭伊蘭搭配拍照,蝦餅的香味蓋過花香。
我做的金錢蝦餅真的很大顆,像菠蘿麵包。明福只有我的一半份量。

掌廚人 裴偉

《鏡週刊》社長。雖是時事週刊領頭人,但私人臉書上只見每日吃便當或蒔花弄草紀錄,偶爾還有下廚做菜心得。吃遍美食、喝遍好酒、說得一口好菜的裴社長,在同事催逼下,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圖解詳細,以回覆各方親友綿延不絕的提問,近年由鏡文學結集出版為《裴社長廚房手記》1、2冊。

《鏡週刊》社長裴偉吃遍四方,也跟各方名廚學菜,最後融會貫通為自己的食譜,近年每個週末都在家做菜,現在也公開他的廚房筆記。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