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商跳票案燒進台北市蛋黃區!上週平日下午,天氣微涼舒適,本刊實地走訪大安區,這裡擁有台北市「城市之肺」的大安森林公園,房屋平均成交單價突破百萬元,是全台數一數二的黃金地段,包含全聯老董林敏雄親手打造,戶戶要價3、4億元的新豪宅一哥「One Park Taipei信義聯勤」、天王周杰倫的住家「和平大苑」,以及寫下一頁豪宅傳奇的「帝寶」,算是台灣房市的金字塔頂端。
【全文】大安區建案驚爆跳票停工 中小建商財務危機擴大延燒

政府全面緊縮建商資金,加上工料雙漲、打房政策致買盤受損多重壓力下,中小建商財務危機擴大延燒!本刊獨家掌握,小建商跳票案竟一路燒進天龍國的蛋黃區,台北市大安區建案「大安文樺」因建商跳票停工,該公司顧問對本刊大吐苦水,表示政策逼死中小建商,不過他強調一定把房子蓋好給社會看。政府手起大刀落,猶如走鋼索的中小建商能否撐過這波信用管制,各界都在看。
記者自捷運六張犁站步行7分鐘拐進巷弄,有棟興建至3、4樓左右的建物,正是2020年起銷售的預售屋「大安文樺」,工地現場看來僅有保全人員,並無施工跡象,周邊住戶表示:「目前停工,也沒有在賣了。」來到100多公尺外的接待中心,建案招牌雖仍高掛,屋內卻成為倉庫。

精華地段 爆跳票2億
據了解,該案由高群開發投資興建,營造廠則為廣鐿營造負責施工,過去曾以「大安上品」之名銷售,後來才更名為「大安文樺」。社區規劃18戶住宅,樓高地上6層、搭配機械車位,坪數21至52坪,主力產品為小2房格局。本刊於售屋網查詢發現,「大安文樺」每坪開價115至125萬元,略低於區域水準,依照實價登錄資料來看,全案僅售出2戶,平均成交單價落在109萬元。對此,住商不動產台北遠企店店長吳國源表示,該案屬於六張犁商圈,在大安區裡為入手門檻較為平實的區域,以周邊環境來看,價格符合當地行情。

本刊調查,高群開發在近期有多筆跳票紀錄,未清償金額達2億多元,而國票金控旗下子公司國際票券也在今年上半年,就對高群開發聲請強制執行及清償債務之訴,標的金額高達2.3億元多,與高群目前跳票金額相符。
對此,國際票券無奈表示:「當初因為推案地點好,周轉狀況看來沒問題,誰知道後續竟好幾個月沒繳利息,如果只是1、2次遲繳,我們都願意給機會,後來實在太頻繁,才下定決心交由法務處理。」不過國際票券強調:「因該案地段很有價值,據悉未來會有人接手,債權回收絕對沒有問題。」
事實上,不只是國際票券,包括負責施工的廣鐿營造,以及曾經協助銷售的代銷公司都和高群開發有債務糾紛官司,廣鐿營造對本刊表示:「現在確實因故停工,但未來會繼續施工,其他債務糾紛就如你所知道的。」代銷公司對此則沒有任何回應。
工料飛漲 融資又受限
令人不解的是,大安文樺位於台北市蛋黃區,推案時間點又是全台房市一飛沖天的2020年,當時甚至連政府都還未出重手打房,究竟什麼原因導致僅僅18戶也無法完銷,建商甚至跳票被銀行催債?
本刊訪問負責統整公司營運狀況的高群開發鄭姓顧問,他第一時間就再三保證,「這個案子不會倒!絕對不會變成爛尾樓!很快就會復工!」當被問到跳票與銀行欠款時,他也坦言:「過去財務確實有些壓力,但現在已經解決,公司決定先建後售,明年就能完工。不管我們怎麼說外界也不會相信,乾脆蓋好給大家看,對消費者、股東、銀行都有個交代。」

講到激動處,鄭顧問忍不住大吐苦水,「這案子地點這麼好,價格也不是太高,為什麼這麼辛苦?我們第1次銷售時賣到4成,整個案子(財務)已經過關,誰知道原本造價每坪估23萬元,後來工料卻一直漲,前任營造廠不只要我們吸收200萬元鋼筋材料費,他算一算利潤不合,竟放我們鴿子走人,導致趕不上我們的交屋期,只好跟客戶全部解約,我們有提告這家營造廠,網路上裁判書都還查得到。」「現在市場上傳出的爛尾樓,其實都賣得很好,為什麼會發生?就是政府一直限縮土建融資,尤其小建商從一般銀行借不到錢,只能去跟租賃公司借,利息馬上從2%變成8%、10%,如果還不夠,跑去跟民間借貸的都有。」他嘆口氣說:「政府政策就是要把小建商逼死,不留一條生路給我們。」

金檢重點 銀行高控管
採訪過程中,有銀行業者表示:「這2、3年房價漲勢凶猛,政府祭出土地融資只能放款5成的打房政策,其中1成還要動工才能拿到手,公股行庫跟著政策走慎選客戶,講白了就是不接小建商融資案。」另家銀行則表示,「今年上半年房市雖然交易量變少,但價格有穩住,但下半年在交易量沒有太大變動的情況下,價格卻有鬆動的現象,這讓我們對放貸更謹慎。」

一家雙北的小建商就說,自己過去是某公股行庫的VIP,但這1年來要借款,對方都推三阻四、愛借不借,「如果去跟民營銀行借,利率就會多出1.5%至2%。」該名小建商無奈地說,資金成本增加不提,房地產業更成為金檢重點查核項目,「現在連跟地主合建,給地主的保證金匯票都要查核,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

日前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將針對金融機構評估啟動第3波不動產專案金檢,這是繼2020年、2021年底後的第三次金檢。據了解,將持續對建築融資集中度過高的銀行進行控管,並要求銀行提改善目標且持續改善。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疫後全球大開資金派對的同時,台灣房市也跟著受惠,全台漏夜排隊買屋、建案未公開就宣告完銷等消息充斥,在在都讓社會輿論譁然,彼時政府就開始祭出一連串打擊炒房措施。
信用管制 下修借貸比
其中重擊建商的,莫過於多波信用管制,資金緊縮讓財務槓桿開太大的建商猶如走鋼索般心驚膽跳,只求能安全下樁。
首先,政府先是在2020年底將建商購地的土地融資從過去的7、8成下修至6成5,同時建商賣不掉的餘屋貸款降至最高5成;2021年9月土融再減0.5成降為至6成;當年底,土融又一口氣下調至5成,且購地後限期18個月要動工,否則要調高利率並逐步收回本金,餘屋貸款則降至4成。
上述土地融資都要動工後才會撥款最後1成金額。也就是說,過去建商買1塊1億元土地開發推案,購地只需準備3000萬元自備款,現在一口氣要先拿出6000萬元,等動工後銀行才會再撥款1000萬元給建商,資金壓力直接翻倍。
與此同時,2022年2月,金管會大動作上調五類不動產貸款的風險權數,其中,針對建商買地、餘屋貸款的風險權數也都跟著上調至少50%,並適用於新貸、舊案續貸及轉貸案。此一措施逼著銀行為了讓資本適足率達標,不得不減少對建商的放款成數或提高利率,市場人士形容:「這根本直接掐住建商的喉嚨。」當時不動產放款龍頭土地銀行甚至向全台分行下達指令,暫停承接土建融新案。
陽信銀行董事長暨台北市建商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就說,「以土融成數下修為例,實務上就發生建商已經付好訂金購地,卻遇到融資額度不足窘境,沒辦法中的辦法,只能去跟民間借貸,不僅利率高、還款期也短,惡性循環下資金缺口越來越大,也是必然的。」以限期18個月動工條款來說,實施至今也恰好到期,陳勝宏表示,不合規定者,土融利率最少會被調高1碼,半年到1年內資金被全部回收也不是不可能。

政策落實 專款工程用
不只如此,就有建商告訴本刊,近期收到內政部發函,以不動產開發信託來說,過去消費者繳納的自備款,用途管制較為寬鬆,或可用於接待中心裝潢、租金等開銷,現在也被明確要求僅能用於預售建案興建工程費用。
政策全面圍堵資金來源,小建商四面楚歌,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分析,過去2、3年,政府推出各種針對建商的資金緊縮措施,「現在刀才要落地,加計《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衝擊預售市場,建商資金壓力引爆陸續出現是可預期的。」
陳勝宏相對樂觀,他認為這些都僅只是個案,對於整體房市走向影響不大,但資金緊縮前提下,市場推案量將持續緊縮,房價走勢則看需求面增加或減少,「我個人認為房價要跌很困難。」


不過,對民眾來說,關心房價漲跌之餘,也害怕自己買到地雷建案,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就提醒,「建案規模越小,建議至少蓋到結構體時再考慮,另個指標是只要大代銷敢接的建案相對安全,畢竟他們風險評估能力絕對高過我們。」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