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05:28 臺北時間

雙演習整備台灣/29頁小橘書安全指引獨家揭露 城鎮韌性結合漢光打造防衛台灣

mm-logo
時事
政府推出新版全民防衛手冊,主色調取自防災背心的橘。(翻攝賴清德臉書)
政府推出新版全民防衛手冊,主色調取自防災背心的橘。(翻攝賴清德臉書)
9月國家防災月,也是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後稱全韌委員會)成立1週年。本刊調查,全韌委員會未來1年的工作重點,將朝全面提升演練真實度,讓城鎮韌性演習與漢光演習適用相同情境想定更全面結合,政府也規劃普發最新版國防安全手冊,希望全國逾900萬家戶都能擁有1本全民安全指引的小橘書。全韌委員期待,社會溝通是演練成敗關鍵,「一旦給他們足夠資訊,自然會使民眾願意做好準備」。
韌性一詞最早在新冠疫情尾聲,前總統蔡英文於2022年國慶談話以「堅韌之島.韌性國家」為題,正式將韌性一詞帶進國家治理主軸。
20250922inv004
政府積極推動建構社會韌性,民間團體如慈濟等的參與至為重要。(翻攝總統府flickr)
本刊調查,小橘書的整備工作從今年2、3月開始進行,整體內容是將2023年版本去蕪存菁,從46頁簡化為29頁,文字內容刪減,並透過排版讓重點更凸顯。2023年版本有國軍與共軍的制服識別教學,但經相關單位實測,即便是公務員,也很難短時間內從圖片中立刻指認出2套軍綠色制服的差異,況且考量到危機發生時,會受距離、天候等因素影響更難辨識,因此決定參考以色列、烏克蘭作法,改教導大家「發現疑似軍隊活動,請儘速遠離」。
此外,小橘書也簡化了不同類型災害應變作為,例如2023年版本提到政府在全國建構63座環境輻射鑑測站等訊息,實屬非民眾在危機時需要知道的資訊,或有些資訊太專業、是給專家看的,因此新版內容也簡化字數,讓民眾直接明白「危機來臨當下我要做什麼」。小橘書編纂過程中,也舉辦類似焦點座談的會議,將民防團體、媽媽團體等不同受眾的意見納入。
20250922inv004
2025年的漢光演習在台北捷運演練「物資轉用」科目。(軍聞社)
20250922inv004
線上版全民防衛手冊已在國家防災日當天透過細胞簡訊「普發」給國人。(翻攝畫面)
總統府全韌委員會委員、黑熊民防教育協會理事長劉文表示,「社會韌性就是在遇到危機時,維持基本的社會運作。」危機可能是天災或地緣政治衝突,面臨危機時,仍要維持民眾食衣住行供應不虞匱乏、上班上課正常進行,但仍有很多民眾不很了解政府到底在準備什麼,亦不清楚當前社會遭遇到的威脅。他期待接下來一年的工作,能夠著重在社會溝通,好好告訴民眾什麼是韌性,「這不一定要進入意識形態的討論」。
更新時間|2025.09.23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