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泡麵的常見迷思,營養師高敏敏指出,依據現行食品法規,泡麵麵體本身是禁止添加防腐劑的。其得以長期保存,主要仰賴於油炸或乾燥的加工技術。若調味包中含有防腐劑,食品業者也必須依規定明確標示。
至於「吃泡麵會導致禿頭」的說法,高敏敏澄清,掉髮的真正主因通常與遺傳、壓力、以及營養攝取失衡有關,與偶爾食用泡麵並沒有直接關係。然而,她特別提醒,若習慣在泡麵中加入生雞蛋,蛋清中的Avidin成分會妨礙身體吸收生物素,會妨礙身體吸收生物素,長期下來可能間接讓你的掉髮危機更嚴重。
雖然泡麵很美味,但高敏敏提醒由於它是加工食品,不建議天天食用。如果每天都吃,潛在的健康風險就會浮現。由於泡麵通常高油、高鈉,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肥胖,並加重心血管和腎臟的負擔。此外,營養成分單一,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進一步引發水腫、皮膚冒痘,甚至影響免疫力。因此建議為了健康,務必控制食用頻率。同時,只要掌握以下幾個小技巧,就能輕鬆減少泡麵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高敏敏表示,首先,盡量選擇非油炸的麵體。煮的時候,可以先把麵條燙一次後換掉水,並減少調味包用量,還能額外加入蔬菜、蛋、瘦肉、豆腐平衡營養。高敏敏強調,偶爾可以吃泡麵解饞,但不適合長期當主食吃,只要懂得聰明搭配與適度享用,也可以變成營養均衡的「升級版速食」。
此外,醫生邱筱宸也分享健康的泡麵烹煮方法,煮泡麵時,務必倒掉第一次的熱水。這是因為麵條本身在製程中會殘留過多的油脂與鹽分。若不倒掉初次沖泡的水,等於把這些額外的鈉和油全部吃下肚。所以她建議等麵條泡軟後,先將水瀝乾,再加入新的熱水,就能有效降低鈉與油脂攝取,整碗泡麵吃起來也會比較不那麼油膩、更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