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
- 謝順龍:72歲 檳榔農 花蓮光復鄉
- Kartin:41歲 看護 來自印尼中爪哇
他家在中正路一段,是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後的主要流道,還好有2樓能躲。隔壁一樓平房,住的是印尼看護Kartin和她照顧的90多歲阿嬤。23日下午,謝先生和妻子,還有2個哥哥正在1樓泡茶,直到Kartin敲門求助。
「其實,隔壁郭太太的小孩有說早上8點到10點會溢流,潰堤前也有警察通知。但大家都想光復田那麼廣,哪會淹大水,都沒那個警戒心。」謝先生說。三哥當時正從佛祖街過來泡茶,沒想到那裡後來成了淹水最嚴重的地方,幸運躲過一劫。
讓謝家意識到危險的,是隔壁的Kartin。

Kartin來自印尼中爪哇。她說最類似的經驗是2004年南亞大海嘯,那正是她生大兒子的時候。雖然故鄉不是主要災區,但她記得那時海水灌入的畫面。這次,她發現廚房外傳來奇怪的水聲,「水那麼大聲,跟下雨不一樣。」立刻叫阿嬤來聽,阿嬤只說:「糟糕了,水到了。」她隨即攙著阿嬤往隔壁謝家跑去。後來,她又折返郭家二趟,拿棉被和枕頭,但還是忘了最重要的護照。「第二次回去,如果再晚十分鐘,就出不去了。」她回憶。
受困後,她的朋友在TikTok看到災情,傳訊息來關心。她也忙著打視訊電話給印尼的父親和兒子,但只輕描淡寫,「我都說沒事啦,很好啦,不然怕他們擔心。」雖然Kartin一直說自己中文不好,但問她遇到台灣淹水有沒有嚇到,她給出一句直白卻有力的回答:「不是嚇到,是很嚇到。」說完,Kartin與旁人合力抬起被沖掉的鐵門,踉蹌地把它裝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