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17:46 臺北時間

煮飯「少加水」能控糖?農糧署教3招:飲食平衡才是根本

mm-logo
時事
農糧署表示控制血糖,不只是煮飯時少加水就好。(示意圖,photoAC)
農糧署表示控制血糖,不只是煮飯時少加水就好。(示意圖,photoAC)
農糧署今(13)日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農糧署」發文,表示控制血糖,不只是煮飯時少加水就好,雖然米飯在烹煮時,隨著水量不同,確實會影響澱粉結構與升糖指數(GI),進而影響血糖反應,但要有效控糖,還是要靠整體飲食的平衡。
根據農糧署說明,米飯烹煮時水量較多,澱粉會完全糊化,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升糖指數偏高;相反地,水量較少時,部分澱粉未完全糊化,升糖指數可能降低。不過,真正影響血糖穩定的關鍵是「升糖負荷」(GL),也就是考量「食物升糖指數」及「實際攝取碳水化合物量」的總體負擔。
日常飲食中除了米飯,還包含蛋白質、脂肪、蔬菜與纖維等,這些食材的比例、搭配方式更能夠影響血糖變化。例如米飯若搭配高纖維蔬菜與優質蛋白質,能明顯有效控制血糖。
此外,若為了降低升糖指數而在煮飯時過度減少加水量,米飯會偏硬,影響口感,甚至可能導致消化不良。
農糧署建議,控制血糖應從整體飲食平衡著手:
  1. 控制份量,注意升糖負荷,少量多樣攝取。
  2. 均衡搭配主食、蛋白質與蔬菜。
  3. 適度加工,如食用冷飯、隔夜飯或混入糙米與雜糧,能增加抗性澱粉、穩定血糖。
更新時間|2025.10.16 17:4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