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化名)是德州奧斯汀一個YouTube內容審查中心的外包公司雇員。由於精打細算的成本考量,再加上使用者上傳數量起伏大,審查需求也因法令和技術的調整不斷變化,因此Google除了少部分棘手案例由內部人員判定之外,大部分初期審查工作均交由外包廠商和外聘人員處理。
「我們每天看的都是有人砍了別人的頭、有人拿槍射死女友,這一類的畫面,」彼得向媒體表示:「一段時間過後,你的感覺是,天啊,這世界怎麼了?你開始變得沮喪,不知道活在這樣的世界上是為什麼,人類怎會如此對待自己同類?」
僅僅過去一年間,與彼得同一所辦公室的其他審查員就有一人在公司裡崩潰,因為受不了連續觀看暴力影像而請了2個月長假。另一名同事則是疑似精神壓力過大,出現躁鬱症,導致起居飲食極度不正常而被迫送醫。
根據彼得的說法,有人為了逃避和放鬆,甚至還染上大麻等麻醉藥物。
「一開始,大家在辦公室都是有說有笑,早上還會打招呼:『嗨,今天好嗎?』聊聊彼此的近況,」但很快地,工作氣氛就變得惡劣,「現在辦公室裡根本鴉雀無聲,沒有人想說話。」
彼得自己,則是在接下所謂的「VE線」,也就是「暴力極端主義」(violent extremism)類型影片的審查工作後,開始出現掉頭髮、暴肥等症狀。這份工作對他身心的巨大影響,從他每次開車到公司,甚至是放假經過公司附近血壓都會沒來由地上升,胸前血管砰跳,即可見一斑。
彼得來自中東。YouTube上的暴力恐怖主義影片多半起源於中東,為了解讀影片中的阿拉伯文,Google的外包商從2017年起聘雇了不少中東移民來充任審查員。雖然彼得的時薪只有18.5美金,換算成年薪僅有Google正式員工待遇的一半,甚至更低,但比起多數中東移民在美國能找到的警衛、快遞員等工作,已經算不錯。
因此,當他的身心健康因為長期接觸極端暴力內容而走下坡,家人都苦勸他離職時,彼得依舊猶豫不決,甚至當美國媒體紛紛聚焦於科技業內容審查人員所面臨的心理問題時,他仍舊不敢用真名挺身揭發內幕,深怕砸破飯碗,阻礙到他未來申請居留,晉升美國公民之路。
★《鏡週刊》關心您: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