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社長廚房手記142】巴西窯烤 來一口勒西非的港都風情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巴西窯烤」是我在巴西東北角的勒西非(Recife)港口留下的味覺記憶。
「巴西窯烤」是我在巴西東北角的勒西非(Recife)港口留下的味覺記憶。
最近寫吃,寫到印度、南非的水手經歷,朋友們都問,那巴西呢?當然,跑船沒去巴西能說跑過船嗎?還記得船從英國離開,公布下一個停靠港口是巴西勒西非(Recife),整個船的氣氛丕變,老水手紛紛討好實習生,積極調班,我整個航程所有夜班都有人值,代價是到了巴西要替他們值班。原來水手都愛巴西窯烤,當然不是,他們愛的是巴西港口風情。
我實習的船是糖漿船,主要來往於歐洲與南美洲之間,而巴西東北角的勒西非大城(Recife)是巴西甘蔗的重要產地及集散港,當然是糖漿船的重要停靠港。船才剛駛離英國,12月的天氣寒冷,大家瑟縮在甲板上敲鐵銹,老船員就不停地耳語Recife和Orion。當然,Orion不是指獵戶座,而是Recife港的酒吧。
船過赤道,有一天水手長伸長脖子深深吸了一口氣,喊說:「小裴,你聞聞看,空氣裡有粉味(用台語唸)。」他說的粉味不是花香是脂粉香。其實,離巴西還有大段距離,但船上的空氣已經燥熱不安。當天晚上,海象大變。強風急浪造成船隻傾斜搖晃近30度,航海人皆知,搖晃超過35度,船隻有立即傾覆斷裂的危險。
我不會暈船,半夜起身在艙房內固定物品,說時遲那時快,船身一個大傾斜,背對我的小冰箱上,一叢籃球大的圓型仙人掌飛撃過來,砸向我的屁股,我用吃奶氣力喊出椎心刺痛。住隔壁的水手阿寶奪門而入,以為出了人命。看到跌落在地上的仙人掌和我,大聲失笑。
這是當年我住的船艙。
我很沒尊嚴地脫下褲子拜託他幫我拔刺,日光燈慘白的照在我肥白的屁股上,天知道仙人掌的刺有多綿密。這株仙人掌是我上一趟在宏都拉斯買回,一直種在小冰箱上,完美的圓形,金黃綿密的冠刺很是美麗。艙窗外風浪漸息,花了一個多小時刺才拔完,我這輩子再也不碰仙人掌了。
第二天仙人掌事件從船尾傳到船頭,我在船長室值班時,最愛開我玩笑的大副還嚷著要驗傷。他說這下子你巴西泡湯了,可惜班表不同,不然輪機工老楊一定和你換班。我問為什麼?他說老楊在巴西有家啊。所以每個港口他都盡量值班不下船,但一到巴西他就消失了,直到開船前一刻才出現。
我腦中立刻浮現穿著沾滿油污工作服的老楊,頭髮不多,那套衣服好像從來沒換過,人客客氣氣不太說話也不欺負實習生,遠遠看別人和他說話,他常一下子臉就紅了,不知談話內容是什麼,大概老船員愛開他玩笑吧。
大副說,老楊是船長的弟弟,很年輕就在這船上,這船長年固定在Recife載糖漿,一停就半個月以上,他認識了一個大學生,在這裡成了家,買了房子,生了女兒。他在每個港口買家電,就等著船回巴西,往家𥚃送。對其他船員,巴西是別具風情的港口,但老楊,這是他的家。我問大副去過他家嗎?大副說沒有,但船長告訴過他,房子也舒適,老楊還攢錢替老婆開了烤肉店。
過一天半夜2點,就在我值0到4時的班,船進巴西勒西非,我操著舵,右舷Recife燈火在望,這個巴西第四大城很具規模。停好船,晨光初露,我遠遠看著老楊穿著西裝,提著大包小包,背著重重的行李,第一個下船去了。早晨的陽光逆著他的背影,照著禿頭挺光亮的。
中午睡起來,阿寶說,穿漂亮點,帶你到城𥚃吃烤肉,晚上去Orion見識見識。我們進了城,整個城市就在海邊,摩天大樓外是筆直馬路,馬路外是筆直寬大的人行道,人行道外是一列列椰子樹,椰子樹林外是沙灘,沙灘外是碧海藍天。走在路上,整個人就慢了下來,幾乎軟癱了下來,暖烘烘的陽光間有涼風,這世界太不公平了,在這裡,我認為連蜜蜂都不想工作。
我們閒步走進一家很具規模的窯烤店,似有若無的森巴音樂中,店員唇紅齒白笑得燦爛。我要點餐,阿寶熟門熟路的說,不用點,他們等一下各種烤肉都會主動送來。沒多久,新鮮的柳橙汁、檸檬汁上桌,服務生忙不迭手持一鋼叉近身,鋼叉上層層疊疊一串肉像土耳其沙威瑪,香氣四溢。
服務生說是羊肉,我點頭,他用利刀飛快削下邊緣肉片入盤,離開,彷彿武術表演。我㚒洋蔥絲和肉片,用蘿蔓生菜綠葉包著吃,有孜然和小茴香味道,清爽而不膩。他看我火速吃完,立刻拿出另一串肉,牛肉,好,飛片入盤,香料不同,是胡椒。接著是焦香的豬肉,也不錯,口味偏甜。後來又陸續上了各種烤肉,我吃到完全飽癱在椅子上,可以三月不知肉味了。
我問阿寶,這家烤肉店是老楊開給老婆的那家嗎?他說不是,船上的人除了船長都沒去過,也不知開在哪裡。我停了話題,看著門外的紅日落在海上,染就沙灘上一派橙黃。心想,依老楊的個性,這時候餐廳正忙,他應該跑前跑後在家幫忙吧。而這個國家物產如此豐富,是不是生活太容易了,反而大家都不想做事,結果巴西依舊貧窮。阿寶說,巴西只有城市可以去,離開城市,治安很亂,尤其是晚上,入夜後我們去Orion酒吧,那裡安全。
夜深了,阿寶帶我去耳熟能詳的Orion酒吧,這哪裡安全?五光十色打扮妖嬈的美女穿梭在獵戶座的星宇間,稍一閃失便成了獵物,危險極了。船上的人幾乎都到齊,他們都希望成為獵物吧。我發現大家好忙,同事遇到也完全不打招呼,一轉眼阿寶也消失了。
不知道幾個世紀後,我上洗手間,前面走的是阿寶,步伐有點踉蹌。洗完手正準備離開,看到阿寶站在小便池前,突然腳軟往後倒,我連忙撐住他,臉色青白冒冷汗,他說無法走路,我判斷是誤喝了別人摻迷藥的飲料,急忙攙他走出Orion,攔住計程車回碼頭,車急駛出去,我回頭,Orion的燈火迷失在黑夜裡,彷彿遠處星光。
半個月後的一天早晨,我在船頭收纜繩,看到老楊從船梯走上來,神情有些疲憊。那天上午開船,我和大副聊天,大副說船長告訴他,下次來巴西,老楊就要離船了,小孩大了,吵著說不想天天看不到爸爸。老楊說,先離職,以後錢花光了再上船吧。兩個月後船又靠巴西,此後我就沒有再聽過老楊的消息了。
今天就來做巴西窯烤,台灣之前有時興一陣子巴西窯烤,我沒去過,可能是以前的經歷,我總覺得窯烤要面海,要有一個絕美的沙灘。為了複製記憶中那個閑適的午後烤肉風味,我去南門市場和衆多肉鋪老闆們討論,他們說要在烤箱裡複製窯爐,肉片要厚,大約4、5片疊成塔形,壓緊用鐵籤穿住固定,然後入烤箱放下層,以攝氏180度上下火製造窯烤環境,應該可以成功。
我選了羊肉、牛菲力和豬梅花肉,皆切成3公分厚片。今天一早,羊肉用孜然香料及鹽;牛肉用胡椒鹽;豬肉則是五香粉、鹽及蜂蜜。全部醃漬後,放冰箱入味。下午5時,我從冰箱取出肉片,分別一片疊一片,略壓成塔形,再以鋼籤貫穿。烤箱預熱上下火攝氏180度,把3座肉塔送進烤箱。在烤的這段時間,切洋蔥絲、青蒜苗絲、番茄片,洗淨蘿蔓葉片置乾,裝盤先行上桌。
大約35分鐘後,我看烤箱內肉塔表面已見焦香,取出置木板,上桌。我沒有當年服務生削肉飛片的功夫,順著肉塔邊由上而下入刀,薄切肉片入盤,兒子說肉切得有點厚,但天啊,味道真好。每種肉依不同的香料呈現各自美味,撒一些洋蔥絲、青蒜絲,用蘿蔓葉包起來,入口,彷彿回到多年前的閑適午后,吹著涼風看碧海藍天。

巴西窯烤

材料:3公分厚羊肉4片、3公分厚牛菲力4片、3公分厚豬梅花肉4片。洋蔥1顆切絲、青蒜苗2支切絲、番茄1粒切片、蘿蔓2棵剝開葉片。
做法:
Step1:羊肉用孜然香料及鹽;牛肉用胡椒鹽;豬肉則是五香粉、鹽及蜂蜜。全部醃漬後,放冰箱入味。
3公分厚的羊肉片,用孜然粉跟鹽略醃。
同樣3公分厚度的牛菲力,用胡椒鹽醃。
豬肉片則用五香粉醃過。
Step2:從冰箱取出肉片,分別一片疊一片,略壓成塔形,再以鋼籤貫穿。
將3種肉片分別曡成肉塔,壓一下,用鋼籤貫穿。
Step3:烤箱預熱上下火攝氏180度,把3座肉塔放在烤架上,送進烤箱,放下層。
肉塔放入烤箱,烤箱先以攝氏180度上下火預熱,營造窯爐環境。
Step4:切洋蔥絲、青蒜苗絲、番茄片,洗淨蘿蔓葉片置乾,裝盤先行上桌。
洋蔥與青蒜苗切二月絲備用。
蘿蔓葉片洗淨晾乾。
Step5:35分鐘後,烤箱內的肉塔表面已見焦香,取出置木板,上桌。
見肉塔表面焦香,可出爐。
從旁邊由上而下,切下肉片入盤,撒一些洋蔥絲、青蒜絲,用蘿蔓葉包起來,入口,彷彿回到多年前的閑適午后,吹著涼風看碧海藍天。
剛出爐的羊肉塔。
烤好的牛肉塔。
香氣四溢的豬肉塔。
用蘿蔓包著吃。
放洋蔥絲一起吃,這是羊肉。
跟番茄片同吃,這是牛肉
用葉子包著吃,這是豬肉。

掌廚人 裴偉

《鏡週刊》社長。雖是時事週刊領頭人,但私人臉書上只見每日吃便當或蒔花弄草全紀錄,偶爾還有下廚做菜心得。吃遍美食、喝遍好酒、說得一口好菜的裴社長,近來在同事催逼下,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圖解詳細,順便回覆各方親友綿延不絕的提問。

《鏡週刊》社長裴偉的青年時代曾在貨輪上實習,隨船走遍五大洲,現在每個週末在家複製記憶中的味道,也公開他的廚房筆記。(何宗昇攝)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