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8:21 臺北時間

熬夜增中風、糖尿病風險 醫曝3黃金自救對策

mm-logo
時事
現代人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長期這樣的狀況容易讓免疫力下降,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的風險。(示意圖,取自pexels)
現代人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長期這樣的狀況容易讓免疫力下降,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的風險。(示意圖,取自pexels)
現代人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醫師黃軒特別提醒,熬夜會讓讓免疫力下降,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的風險,還會影響情緒,甚至提高憂鬱症機率。對此,他分析列出3個黃金自救對策,提供大家參考。
熬夜後,第二天醒來容易頭昏腦脹,大家可能會補眠或吃綜合維他命等補品。黃軒今於臉書po文談及此事,透露最新研究發現,這些做法可能都不如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得有效,「每天2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比你想像的還要神奇!」因中高強度的運動,能有效降低發炎,最佳效果在20分鐘左右。
不過,黃軒也強調,不是越運動越好,尤其是熬夜後更要小心,「運動不是『熬夜贖罪券』!千萬別熬夜完,馬上進行高強度訓練」,因為熬一夜沒睡,心血管系統早已進入高壓狀態,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交感神經暴走。「這時若突然衝去健身房拼命舉鐵、狂跑步,不是健康,是玩命!」
黃軒更列出3個黃金自救對策,首先補眠,不必太久,哪怕只是睡個20分鐘的午覺,都能讓你恢復一點點神智與體力;第二,選擇中等強度活動,推薦快走、瑜伽、有氧操、跳繩、踩健身車,建議20分鐘剛剛好;第三,千萬別整天躺著耍廢,「你以為『完全不動』是在休息,其實這樣只會讓發炎毒素堆積、情緒更低落。」
最後,黃軒提到大家不是不能熬夜,而是不能「總是熬夜」,像是大家有時加班、照顧小孩、臨時突發狀況,難免會「爆肝」一晚。但請記住,如果在睡眠不足後,仍想活動,應先補眠,並選擇中等運動、時間不超過20分鐘,量力而行。「但真正的解方,是平常就該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因為,沒有什麼比穩定的作息,更能幫你對抗老化與疾病。」
更新時間|2025.05.20 18: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