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司改會聲明指出,憲法法庭繼續癱瘓,無法保障人民權益,人民需要能夠帶領司法改革的司法院長、有效率運作的憲法法庭,民間司改會認為,憲法法庭繼續癱瘓,無法保障人民權益。
民間司改會聲明指出,今年1月25日,《憲法訴訟法》修正條文正式生效,要求憲法法庭須有10名大法官方能進行實質評議。然而,自去年10月31日後,已有7名大法官任期屆滿,時至今日,後繼人選遲未獲立法院同意任命,致使憲法法庭無從依據修正後的《憲法訴訟法》進行實體裁判,已經癱瘓了179天。
聲明指出,憲法法庭持續無法從事實質裁判的狀態,使人民針對法律有違憲疑義聲請釋憲的權利遭受減損。以112年度憲民字第384號案為例,當事人於未成年時因性犯罪受害,嗣因追訴權時效屆滿致無從追訴,乃針對「未成年受害的性犯罪追訴權時效是否過短?」聲請釋憲,詎憲法法庭自去年受理之後,至今停擺,不知還要再經過多久的等待,才能排案審查?
聲明表示,人民需要能夠帶領司法改革的司法院長、有效率運作的憲法法庭,而今大法官被提名人仍是無一通過的慘況,已是既成事實。聲明指出,展望未來,對司法改革團體而言,我們需要能夠帶領司法改革的司法院長、能夠有效率運作的憲法法庭。民間司改會表示,仍然必須嚴肅的呼籲,下一輪的總統提名以及立法院的審查、表決,都要站在人民的角度來思考。
民間司改會聲明呼籲,憲法法庭的早日順利運作,雖然是人民深所企盼,但並不代表只要趕緊填補大法官不足額的人數使憲法法庭可以運作就好了。更重要的是,總統第三度提名人選應呼應人民對於司法改革的期盼。朝野立法委員未來行使同意權,也應該以「人選適任與否」為唯一標準,才能夠取得社會最大的支持。
民間司改會指出,人民對於司法改革的期待,不分黨派。當司法權無法正常運作,全民都是受害者。民間司改會表示,衷心期待司法改革得以落實,並呼籲不要因為政黨的政治鬥爭,阻礙了人民訴訟權益的保障以及司法改革的推動。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