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06:28 臺北時間

華泰集團轉控股3/經營Outlet一路贏 陳炯福1法寶AI再強也取代不了

mm-logo
財經理財
將品牌也當成自己的顧客,是陳炯福的生意經,背後思維是人情世故的關係學。
將品牌也當成自己的顧客,是陳炯福的生意經,背後思維是人情世故的關係學。
從不被看好到穩做10年「Outlet龍頭」寶座。瞭解經營的底層邏輯外,陳炯福經營之道所展現的軟實力,即便是AI或機器人也取代不了的。
國內零售業卻陷入9年來首度負成長窘境。然而位於桃園高鐵站附近的華泰名品城成長不多卻無虧損。「桃園(華泰名品城)美食街改裝兩個月後,業績增加38%,零售櫃增長也有30%,今年預計還能成長5%。」接受本刊專訪、現任華泰集團執行長陳炯福說得保守。
20251118fin001 (6)_2025-11-17.jpg
陳炯福要做的是「大家都會上門的生意」,包括旗下零售通路、旅宿和餐飲3大事業群。
他的經營哲學邏輯很簡單,不外「減法」二字。「邏輯想清楚,一體適用。想清楚一點:你賣什麼東西,什麼動機驅使客人來買,原則都很單純。」除了開發非蛋黃區商場,大幅降低品牌商租金,給消費者更大折扣外,如何訓練樓管同仁能耐,也是招商無往不利的關鍵。
陳炯福舉例,曾有品牌加入,一開始選在自認為最佳的位置,但業績不如預期;每天巡視的樓管觀察後建議移櫃,結果一移櫃業績就暴漲。「這是長期累積的經驗,10年下來,品牌商都信任我們的判斷,這些同仁的『腦力財』,就算AI再強也取代不了。」
20251118fin001 (3)_2025-11-17.jpg
都更中華泰王子飯店,將改建為兩棟大樓,其中一棟涵蓋商辦加飯店。
正因華泰團隊主動出擊協助品牌衝高業績,也讓自身水漲船高。「多年前有個男裝品牌,覺得成長10%很好了,可是我跟他說對手成長都是20%起跳,他其實是落後的,後來一起討論如何幫他提升,靠這樣才有良性循環。我認為信任是來自互動,而不是業績達不到就趕你走,我不喜歡這樣。」陳炯福感性地說,「我希望的樓管,並非傳統的樓管。」
明眼人一看便知,陳炯福走的就是人情世故的長期投資。「現在Outlet最大挑戰就是東西賣太快,沒東西賣等於沒業績。一旦本地沒貨,就要與國外總部商議要貨,但前提是要在沒貨前,對方就得認識我們團隊的人,並非有事情發生才接觸,因為光破冰就一道門檻。」陳炯福緩緩說明,「當理性上不可行,就必須訴求感性面,平常累積的『人情世故』就展現了功能。」
20251118fin005
引進全台最大坪數的知名品牌POP MART與獨特店,正是希望增加Outlet品牌多樣性。
23歲就在在華泰工作、現任餐飲事業群營運副總經理郭宗鑫表述,「從董事長(陳天貴)到執行長(陳炯福)工作很嚴厲,但很念舊情;在華漾工作服務員多工作10以上,疫情期間我們沒裁員,而是想安排他們可以到哪個分館工作。」
樂觀可以是天生,也是一種天賦。異於剛接班時的青澀,水瓶座的他格局更大了。陳炯福坦言:「我覺得大眾市場是有趣的。我不做所有人生意,就像做餐廳,不要每人每天都來吃,我只要每個人1、2個月來一次,活得下去就好了。」他不是不想賺大錢,而是要長久的金流。
更新時間|2025.11.19 06: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