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專題/新青安催買限貸令急煞 打炒房1年爆3亂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新青安橫空出世,催出房市買氣,大批民眾上車,卻遇上限貸令,如今出現不少亂象。(AI繪圖FREEPIK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新青安橫空出世,催出房市買氣,大批民眾上車,卻遇上限貸令,如今出現不少亂象。(AI繪圖FREEPIK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2023年8月新青安政策橫空出世,房貸利率1.775%好甜,民眾漏夜紮營排隊買房,交易量創下11年新高;但短短1年風雲變色,2024年9月央行限貸令開鍘,阻斷熱錢流向房市,讓原本炙熱的市場瞬間急凍。
當史上最嚴的限貸緊箍咒,強碰29年來最大交屋潮,無數等交屋民眾一夕間成了房貸受災戶。原本說好的「整批房貸」,被銀行臨時放鴿子;也有人遇上建商資金斷鏈跑路,慘變爛尾樓孤兒;更有人卡在成屋鑑價保守、放款水位吃緊,苦等排撥仍貸不到錢,最終被迫違約斷頭。
政府打炒房,卻誤傷了無辜自住客,一場前所未見的房市糾紛風暴,正在全面引爆。
「光我身邊貸不到款的就好幾個,首購、換屋全部挫嘞等,群裡流傳一句話:接到銀行電話就是出事了,貸款沒過。」37歲五寶媽、小文(化名)點開「鄰居群組」搖頭說,群裡都是預售屋下訂戶,現在個個焦頭爛額,「有個換屋的,知道第二間貸款成數不會太高,早有心理準備,沒想到銀行只給三成,他也只能放棄,賠好幾百萬元,非常慘烈。」
原以為努力存到頭期款就有機會一圓買房夢,小文真的沒想到,竟會在貸款這關摔了一大跤。

限縮額度 誤傷自住客

雖然央行指出,管制措施不會對自然人名下無房屋且無房貸者申辦購置住宅貸款造成影響,但這看在面臨「卡貸」的人來說相當諷刺,「很多人根本連送件都送不了,自是無名受災戶,政府聽不到這些默默被斷頭的人的無奈…」小文氣憤地說,「到底是房價太高,還是我們不夠努力,難道該躺平?在台灣居住權益這麼難以實現嗎?」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9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