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枯木、巨石、花卉打造出的大型蘭花作品前,尋找最美的拍照角度,遇上意境渺遠的庭園水池造景,也會佇立感受營造氛圍。每年在臺南後壁舉辦的臺灣國際蘭展,吸引大批民眾及國內外廠商前來朝聖,水景、蘭亭成了布景一隅,對慣常看到平面作品的民眾來說,是極為新鮮的感受,甚至還有火車頭開進會場,進入主題館就像來到一座花海小鎮。
交流會變身 擴大舉辦
臺灣國際蘭展舉辦至今,將邁入第16年,原本是民間業者自己辦理的品種交流、買賣聚會,後由政府加入並開啟民眾參觀,將蘭花交流擴大為臺灣國際蘭展,也將臺南打造成世界蘭花產業重鎮。
這個年年舉辦的蘭花界盛事,也開始遭遇瓶頸。早期蘭展都以新品種發布及蘭花競賽為主,主題館布置占比相對較少,但開放民眾參觀後,主題布展風格逐年受到大家矚目,沒有創新想法,就難以帶來人潮,自然無法帶進更多訂單,尤其擴大舉辦後的蘭展,投入大量花卉布置造景,這些都是蘭農們的心血。蘭展不能只是一場看熱鬧的大拜拜活動,得帶來相對效益,才能持續餵養如此龐大的蘭花產業。
負責籌辦的執行單位「臺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絞盡腦汁,用各種方式為蘭展行銷包裝,卻發現若將1個場域切割成6、7個主題,再委託各個蘭花公協會執行,最終呈現效果依舊是各不相干,宣傳也各說各話,沒有整體感。
蘭亭序入展 風雅吸睛
2018年全新企劃「蘭亭集序」,可說是一大轉捩點,書聖王羲之的行書大作描繪意境,成為蘭展主體架構,這樣的大型蘭花景觀前所未有,吸引眾多人潮前往參觀。
臺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祕書長曾俊弼,談到蘭亭主題的成功展出,他說概念其實來自櫻花季,要營造給觀展民眾的是看展氛圍。過去蘭展規劃較單調,就是一塊塊的花景讓人拍拍照,若要仿照櫻花季的調性,就得造出實景,讓民眾看展能走入花叢,裡頭甚至還有側道支徑,逛蘭展不再只是盯著花看,還要能享受整個造景氣氛。
閱讀老故事 再創佳績
蘭亭主題的大受好評,讓更多人注意到展現臺灣軟實力的國際蘭展,也更期待下一回布展主題的驚喜,這讓負責策展的曾俊弼備感壓力。為了決定新主題,他集思廣益,更勤跑圖書館蒐羅相關歷史資料,果然眾志成城,隔年的「閱讀臺南」再造佳績,將荷蘭據臺、清朝領地、日本統治到民初文化規劃成一個系列,用老故事帶領觀展民眾,閱讀臺南府城的絕代風華。
曾俊弼說,閱讀臺南和蘭亭集序的差異,就是更貼近民眾生活,不再遙想古人的附庸風雅,而是實實在在、就在你我身邊發生的日常。閱讀臺南老故事,也為2024年臺南建城400年預作熱身,磅礴氣勢為2019年拿下未來3至5年高達113.1億元的國際訂單,創下歷史新高,參展國家更多達43個。
打造蘭花城 放眼國際
挾著這個氣勢,臺灣國際蘭展希望今年能再創高峰,在展場規劃上更是卯足全力,許多布展細節都藏了小故事。像是入場拱門,初時只見光影變化,也未察覺有何特別之處,透過解說才曉得,這是貫串整個主題:嘉南平原的源頭「烏山林」,沒有烏山林,就沒有後來的烏山頭水庫,因此以烏山林做為迎賓隧道,並呼應場內的門聯詩句,有重要象徵意義。今年還另外開闢了百億奇蹟場館,要為民眾揭開蘭花的廬山真面目,看看訂單113億元裡,究竟是哪個品項創造出如此驚人產值,也讓民眾更深入認識蘭花。
臺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希望蘭花產業這塊大餅能越做越大,在臺南市拿下2025年亞太蘭展主辦權後,下一階段目標,就是像看到鬱金香就想到荷蘭一樣,製造「看到蘭花就想到臺灣」的記憶點,讓臺南成為獨一無二的蘭花指標,以臺南蘭花城市為策展中心,結合美食、旅宿等相關行業,讓蘭展不只是產業活動,更是全民共同經濟。
(編按:今年蘭展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預計將延至下半年舉行)
完整內容可參見臺南市刊《悠活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