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 08:28 臺北時間

【悠活臺南】世紀好工夫榮木桶行 人文與自然的交疊

mm-logo
生活
榮木桶行傳至第三代,現在由王開弘(左)與王炳文(右)二兄弟攜手經營。
榮木桶行傳至第三代,現在由王開弘(左)與王炳文(右)二兄弟攜手經營。
採訪當天清晨,正好是冷氣團最強烈的時刻,幸好接近中午時刻已出現太陽,讓榮木桶行的老闆能在和煦的陽光下,趕製客人的蒸籠,也映照出飛散在店裡的木頭與竹片揚塵。
位於臺南市公園北路一隅,榮木桶行處於僻靜又擁擠、古老且創新的區域:對街的臺南公園自大正時期就已開園;附近的321巷藝術聚落,則是改建日軍宿舍,於近年興起的文青據點。在這裡散步,彷彿每個轉角都能遇見累積百年的風光。
王開弘深知這個行業的辛苦,不勉強下一代接手。

天然手作 禁得起歲月考驗

因日曬雨淋而斑駁的招牌,並不會讓人忽略榮木桶行的存在。通常老闆兄弟倆一前一後工作,站在店門口,就能聽見搭配工作的復古歌曲,定睛一看,便可全覽整間狹長的店面,兩旁的木製蒸籠、各式尺寸的木桶、以及靠牆而立的木片竹片堆疊到天花板。走進店裡,不會聞到加工的漂白水味,弟弟王炳文強調他們的產品絕對純天然,雖然初見賣相不佳,但經過時間考驗後,便會感受到它們的香味與耐用度。
「跟紙一樣薄的竹片,就像美工刀。」王炳文一邊說著一邊刨開竹片,準備製作蒸籠的蓋子,俐落的手工,顯示歲月累積的成果。面對木頭與竹子,若無法掌握施力訣竅,很容易被割傷流血,從事這行超過30年的哥哥王開弘,訪談當下,也展示了他剛貼上OK繃的手掌。這或許是現代年輕人不願意接手的原因之一,王開弘也不願意勉強下一代接手,「現在已經不是過去的威權時代。」
榮木桶行強調他們的木桶絕對是純天然,不會聞到加工的漂白水味。
過去幾十年來,看著同行逐漸歇業,現在臺南市只剩下他們仍堅持手工製作木桶與蒸籠,2位老闆似乎看得很開,仍舊努力做好手上的產品。王炳文進出好幾次拿料,不斷調整位置,很快便將蒸籠蓋組合完成。他說,就算一個大人用力踩蒸籠蓋,也不會壞掉。話還沒說完,他已經踩上去,甚至上下跳了幾下。堅固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那些稍早還是躺在地上、柔軟的細竹片。

以誠待客 製程步驟不馬虎

從業超過30年,王開弘提及遇過的各種狀況,如何讓客戶滿意是最高原則。「客戶最清楚這批貨有哪些問題,因為他們才是真正使用的人。」他這麼說。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也是他的原則之一。曾有許多客戶請他製作藤椅或木頭椅,即使每天接觸木材,他也沒把握能做出堅固的椅子。對他來說,那是另一項專業,他不會勉強自己。
此外,如果需要客製化或符合特殊要求的時候,王開弘也會誠實而詳細地跟客戶討論與報價。他提到客戶曾經指定蒸籠大小要根據魯班尺標示的「吉凶禍福」,雖然覺得迷信,但他向對方解釋價格會比平常略高一些,端看客戶能否接受。
在東西堪用前提下,榮木桶行提供修繕服務,只酌收工本費,讓珍貴木材不致因此浪費。
開業這幾十年,當然會遇到各種要求,但他們始終誠實應對,將產品做到最好。王開弘深知製作產品的每一步驟都不能跳過,只要偷懶稍有省略,缺點就會反映在成品上。因此,他們始終保持兢兢業業的態度。

實用取向 保留材料原面貌

由於榮木桶行緊鄰路口,訪談過程遇見幾位停等紅綠燈的人跟2位老闆打招呼,簡短幾十秒的寒暄,看得出他們與顧客維繫良好的感情。甚至突然有輛白色轎車停在門口,年輕人才剛下車,2位老闆便立刻認出是之前來買過木桶的客人,大喊:「還在放寒假哦!」
榮木桶行的蒸籠上蓋,都以手工編製,呈現暗沉的青綠色,有別於機器製作色澤。
那位年輕人從車上搬出3個木桶,原來是之前買的木桶稍微破損,特地來找老闆修理。其實,在東西堪用前提下,老闆會提供修繕服務,只酌收工本費,不僅不會浪費珍貴木材,也顯示他們的產品相當耐用。在這個講究「快時尚」的年代,榮木桶行的老闆反其道而行,盡量保持物件的原貌。
整片蓋子的編織工作完成後,才能看見表層的圖案與巧工。
王炳文編織蒸籠上蓋,同時解釋手工理念。若採機器製作,為維持潔淨的色澤,會將竹片表層刨除,但削薄後將降低蒸籠的耐用度。手工製的蒸籠表面部分會呈暗沉的青綠色,整片蓋子的編織工作完成後,可看見表層的圖案與巧工。但這並非意味他們反對所有的機器製作,王開弘認為機器輔助可加快速度,「手工」則能保留材料的天然風味。使用他們的蒸籠炊煮食物,除了保留食物原本的氣味,也能隱約聞到木頭與竹子散發的香氣。
榮木桶行不過度美化、以實用為取向、同時兼具天然的優點,也不特意宣傳,顧客使用產品之後,自然能感受到他們的用心。
榮木桶行店面不大,老闆經常就著外頭光線就在店門前手作起來。

採訪後記──不忘初心延續家族企業

在王炳文示範製作蒸籠蓋子的時候,王開弘忙進忙出,起初我以為他正在準備器具。直到離開之前,他才拿出之前接受採訪所留下的海報以及照片等,供我參考。他也能細數這些資料的製作單位、訪談過程、甚至攝影師的名字。

他看見我的筆記寫著:「榮木桶行,第一代王定,大正11年註明『桶製造業』。」他有點驚訝地問我:「你怎麼知道這件事情?」我告訴他,網路能夠搜尋很多榮木桶行的歷史,我原本以為他會繼續追問細節。他反而說出自己以前因為有人採訪而申請過戶籍謄本,但突然記不起來放在哪裡,最後笑著說:「改天有時間要再去申請一次。」

走過1百多年的歷史,木桶或蒸籠早已分散在臺灣各地,採訪的歷史資料,也能很輕易地在網路搜尋。但只要多營業一天,老闆依舊秉持本心,也是讓這一家族企業持續的能量。

完整內容可參見臺南市刊《悠活臺南》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