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洗頭車」就是將生活日常,以有趣的方式帶到城市街道上,創意發想來自臺南「華谷理容院」第二代曾敬淳。她小時候常看母親和理髮阿姨為客人理髮及刮鬍,但長大後返家才發現,「我是在理容院長大的孩子,卻對理容院一無所知!」因此,她打算從自己家的理容院開始,親自探訪臺南理容院的過去與現在,帶領熱愛在地人文特色的人,認識往昔所不知道的「臺南老理容院」。
邊洗邊移動 嘗遶境滋味
會和藝術家朋友打造獨一無二的洗頭車,竟是和神明有關。曾敬淳解釋,因為臺南有很多廟宇,常因神明生日而遶境,做為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因此她以這種文化作為構想,希望可以串連不同的理容院。讓體驗的人有一種像神明、高高在上的出巡感。另外,也希望它可以成為流動理容院,讓大家以不同方式欣賞臺南。
這輛身長超過2公尺的洗髮車以木板簡單改裝而成,前後由3人幫忙推車,民眾可以邊洗頭邊移動。洗髮車刻意只留半邊牆面,民眾洗頭的同時,可沿路欣賞臺南街景,並移動到其他家理容院,讓更多人看見這座城市的小角落。
城市洗頭車除了可以高高在上,邊洗頭邊體驗臺南風景外,其實還有更重要任務,就是擔任理容院們的紀錄片宣傳播放車與移動講座車。洗頭車出任務時,會播放理容院的紀錄片,與來參加講座的聽眾一起認識文化。
綁繩索攀樹 與樹零距離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多元的夢想提案,「鼎農村攀樹學校」團隊提出「友善修樹」,邀請民眾透過繩索攀樹認識樹木結構,實際修樹示範。鼎農村是一間位在學甲的三合院活動規劃工作室,致力打造在地農村特色。有一次為修剪芒果樹,卻發現大部分人們對樹木修剪知識不足,因而決定透過攀樹媒介,吸引人們珍惜樹木,並懂得與樹相處。
午後動一動 多認識自己
由「耳邊風工作站」提案的「《飽渴夢》舞蹈創作工作坊」則貼近現今高齡社會需求,舞蹈藝術家LaLa帶領長輩們在午後時間舞動身體,以飲食的動作為概念,透過拆解與組合肢體的律動,舞出一道美味佳餚,透過課程讓長輩們重新認識身體,感受身體與自身的關係。
「貓樂趣工作室」提案的「賽席仔博物館之謎」,則把日常中的菜市場化身為地方生活博物館。一群年輕人藉由遊戲,在關廟公有市場策劃「親子實境解謎遊戲」,透過遊戲過程讓孩子們學習觀察、提問與解決問題,並親近傳統市場。而菜市場的臺語關廟腔讀音近似「賽席仔」 ,因而以此為名。
而在臺南這個美食之都,食物相關的元素自然不會缺席,由許珍慈、呂昱達提案的「來吃圓餅說鄉事」,發想源於東寧路上喜餅店林立,激起了公民滷味攤的好奇,開始實地探查臺南傳統婚禮習俗與餅鋪的關係。透過講座、帶路以及實際動手做,讓現代人能與傳統習俗有所連結,了解臺南的製餅產業與文化記憶,也希望藉此保留逐漸被西餅取代的漢餅文化。
蓬萊齋藝術創作室的提案為「轉角遇見24節氣巷弄—打造府城舊巷仔味」,由於創作室座落於中西區「悅津鹹粥」旁的窄巷內,巷弄裡有著居民細心照料的花草,每個時節都有一番風景,因此以傳統彩繪繪製24節氣壁畫,並與隔壁青草店合作推出特色茶飲,讓一條窄巷饒富趣味。
劇場人林白瑩提案「與資深在地居民的深夜廣播劇集體創作」,源於自己在散步的過程,發現原本熟悉的房子、花園消失了,因此她嘗試透過聲音敘述來記錄這些記憶。在夜晚的臺南,11條散步路線、11位在地居民及11個被人遺忘的地點,構成深夜廣播劇,喚起這座城市的過往回憶。
結合脫口秀 廟埕不同了
「奇點劇團」引進歐美脫口秀的表演形式,結合臺灣地域文化性質議題為內容,發表一系列原創性喜劇。劇團特別選在臺南廟埕前表演,讓表演者發揮喜劇演員的明星魅力,打開大眾對於廟埕空間的想像,希望讓觀眾熟悉演員不藉由舞台劇的表演,願意走進劇場看表演。
「還我青春」打造名為「廢墟沙龍」的街區行動,邀請在地長輩回到有著許多人回憶的古厝,為他們打扮、拍照記錄及共享午茶話家常,降低世代的隔閡,留下一幅幅會說話的老故事,讓街區的現在與人們得以保留,未來即便透過影像也能感受到過往的美好,也讓街坊情誼留存,世代承接。
藝術工作者張婷詠將焦點著眼於生活在臺南的外籍移工,提出「缺席的跨年派對:印尼移工的異鄉探索、勞動身影、明日的夢—影像與故事分享會」,找來印尼導演Zidny Nafian一起拍攝紀錄片,記錄在臺南的外籍移工們,心情好的時侯去哪裡?有問題想解決的時候去哪裡?留下他們生活的故事。
臺南市政府希望藉此讓大家在實現夢想、成就自己的同時,激勵身邊的人堅持夢想,讓臺南更不一樣。